小猪高烧40度以上怎么处理,小猪发烧抽搐处理方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4 15:00:23

小猪高烧40度以上怎么处理,小猪发烧抽搐处理方法(1)

摘要:猪高热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且治疔难度较大,临床上通常以高热和皮肤出现红色斑点为主要特征,该病呈现爆发性流行,严重的危害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和生物安全。本文主要论述了猪高热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因,预防及治疗。

1猪高热病的流行特点

猪高热病呈爆发流行的趋势,具有较快的传播速度,6~10月为该病的高发期,通常一个猪场爆发此病后会迅速扩散,形成地域性流行,发病规律通常是从规模较小的养殖场开始的,逐渐向大规模养殖场扩散。发病具有年龄性,但不分品种和大小,生长育肥猪,母猪及45日龄猪发病率较高,哺乳仔猪和刚刚断奶的仔猪很少发病。该病的死亡率较高,大概为30%-65%,大部分没有导致死亡的患病母猪会流产。病程为4天左右,最长的大概10天左右。退热药物能减轻发病症状,但停药后会反复发作,多种抗菌药物对该病无效。

小猪高烧40度以上怎么处理,小猪发烧抽搐处理方法(2)

2猪高热病的临床症状

猪高热病的临床特征主要是体温升高到40°C以上,皮肤表面有红色斑点出现或皮肤整体变红。患病猪通常突然间发病,体温迅速升高,精神萎靡不振,倒地不愿直立,拒绝进食,后背、腹部、胸部及四肢有明显的红色斑点形状不同,都很小,严重的病例后背皮肤的毛细孔甚至有红褐色出血点,眼结膜发红,流泪,眼睑红肿胀痛,鼻腔有脓性分泌物,并伴随着咳嗽,呼吸急促不畅,鼻头部位皮肤干燥,呕吐, 尿液量少发黄,粪便呈黑色,少数病例有腹泻症状。患病仔猪表皮暗沉无光泽体重迅速降低,皮肤发黄,四肢无力。母猪流产率上升,死胎率上升。

3病因分析

3.1免疫抑制疾病

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支原体肺炎等疾病在我国广泛流行,这些免疫抑制类疾病能够使猪的免疫系统受损,导致免疫失效,从而引起猪只感染猪高热病。

小猪高烧40度以上怎么处理,小猪发烧抽搐处理方法(3)

3.2饲养管理不良

夏季是该病的高发季节,夏季气温高,湿度大,作为传播媒介的蚊虫较多,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导致猪高热病的发生。而且,在夏季,饲料保管不当容易霉变,长时间食用霉变饲料的猪会使免疫调节机制受到破坏,从而影响免疫应答。猪场的环境恶劣,没有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饲养密度过于密集,防暑降温工作做的不到位,饲料单一,营养不丰富都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原因。

3.3检疫制度不健全

目前,仍然有许多养殖户在引进猪只的时候不进行严格的检疫,使病原带进猪场,对引进猪只的免疫接种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免疫程序混乱疫苗质量差,致使整个猪群的免疫力低下,引起疾病爆发。

4预防措施

4.1坚持自繁自养与全进全出制度

自繁自养能够有效的杜绝外界疾病的侵袭,对必须要引种的猪场,要进行严格的隔离检疫。对猪只的饲养应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建立完善的卫生消毒制度,保持猪舍干净卫生。

小猪高烧40度以上怎么处理,小猪发烧抽搐处理方法(4)

4.2对疫病进行监测

每个季度对猪场进行一次抗体水平检测, 随时掌握猪群的抗病能力,对隐性感染和疑似患病的猪只及时采取治疗手段,没有治疗价值的直接淘汰,达到净化猪群的目的。

4.3加强饲养管理

给猪只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保证饲料新鲜富有营养,加强对饲料的保存管理,对过期变质的饲料及时清理,严禁饲喂。

4.4免疫接种

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据猪只的健康状况和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选择合理的疫苗接种和补种,并对抗体水平进行监测,对免疫失败的及时进行补种,使整个猪群的抗体水平有所提高。

5治疗

在猪高热病的治疗方面,应首先确定病原体,以对症治疗,将发病猪只隔离,采取治疗措施。该病的治疗难度比较大,复发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临床上倾向于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疗法,可以采用细胞因子疗法与抗病毒疗法或抗细菌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案。

6小结

猪高热病的治疗较难,所以预防尤其重要,在饲养管理、饲料管理、免疫接种疫病监测上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才能够有效的预防此病。

小猪高烧40度以上怎么处理,小猪发烧抽搐处理方法(5)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