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庆阳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多样的民间手艺,加之特殊的地理位置,庆阳可以趁热打铁、吸引游客的到来,其旅游业值得大力发展。
根据以上的分析,庆阳想要成为下一个“迪拜”,看似是不切实际的奢望,但是只要制定合适的发展计划,运用合理的管理,相信在管理者和人民的努力之下,一切“奢望”都有机会成真。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鲁迅先生如是说。
哪怕不以迪拜为发展的榜样,庆阳也可以开辟出与众不同的道路,有朝一日总会成为黄土高原上、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舞台上的一个独一无二的城市。
04 既要经济发展也要绿水青山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当与自然和谐共处,在经济与环境间求得平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自1980年,国际上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足见人们在谋求经济发展时不可鼠目寸光、*鸡取卵,而应该将目光放长远、为未来的发展留退路,要以长远利益为主。
同时,要求得经济长远发展,就要有规划地使用资源、给自然一个喘息的机会。
在世界的历史上,有一个国家曾经给我们上过沉重的一课。
这个国家就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中排名第三的瑙鲁,面积仅二十一平方公里。
瑙鲁是一个位于太平洋中央的独立珊瑚岛。在很长一段历史内都依靠捕鱼和收集雨水为生。
偶然的一天,一个科学家发现这个国家上遍布着暴露在地面上的磷矿,彼时由于挖掘的难度巨大,磷矿还是大多数国家的稀缺资源。
1970年开始,瑙鲁政府开始全面开放磷矿挖掘,这给瑙鲁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仅仅至1975年,瑙鲁人均GDP就达到了同年美国人的4.5倍——三万五千七百美元。瑙鲁也因此被称为“太平洋的科威特”。
然而,在沉迷于财富从天而降的喜悦的同时,瑙鲁政府没有推进教育和旅游业的发展,也没有控制磷矿的开采速度。
最后导致1989年——磷矿产量和价格都下降时,瑙鲁经济赤字,之后银行*,瑙鲁不得不向国际举债。
此时想要回归最开始的渔业和发展农业也已经成为了奢望,因为过度挖掘已经将瑙鲁的地表破坏得坑坑洼洼。
从致富到回归贫穷,瑙鲁仅仅用了短短的三十多年。
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很容易觉出其中的严重错误——毫无限制地开采资源、在纸醉金迷中迷失了发展的方向。
瑙鲁这段可悲的历史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发展切不可只图一时,开辟前进道路的同时,也要给自己留后路。
而在这一方面,迪拜也是一个典型的正面例子,不靠石油坐吃空山,而是在经济起步后立马开始转型,如今哪怕石油资源逐渐减少,这座城市也有自信地傲立于海岸边。
同理,庆阳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石油开采的过程中,不仅要有目标有方向,也要有尺度有计划。
发展不能只盯着一个方向钻牛角尖,而要多方向多层次发展。
物质资源的富饶尚是一时,一座城市只有建设出显赫的物质成果和丰富的文化成果后,才能为自己建立起不可取代的地位。
总的来说,庆阳这座不知名的五线小县城,即使位于黄土高原之上,也可以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富饶的矿产资源和深远的历史底蕴走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