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行
《少年的你》核心内容是什么?是校园欺凌还是青春言情?是高考生活还是悬疑推理?
影片似乎没有站在加害者角度客观冷静地去深究暴力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吧,也没有讲述过加害者是在怎样的一个环境下成长的,没有了解过家庭、学校、社会对受害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吧,没有讨论过现在我国未成年人法律和社会机制在相关问题上处理的弊端吧……
校园暴力是现实中挺普遍的社会现象,据调查我国八成以上青少年都不同程度地遭受过校园暴力,这种暴力包括言语侮辱、人身攻击、恐吓人肉、身体冲撞等。而在本片中呈现的更像是未曾在生活中经历或了解过,仅仅从新闻或其他媒介加上主观的想象而成。
少年的你
《少年的你》题材价值大于电影本身价值,在当前环境下拓展了国内院线的题材可能性。在被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凌厉呈现社会灰暗的一面。影片的真实性体现在于它对暴力、人性和迷茫最直观的呈现,生硬在于电影片头片尾过审欲极强的“和谐导语”,以及一看就是后配上去的美化教育和法律制度的台词。
创造怎样的环境让少年成长应该是这部电影的终极命题,青少年如何才能保持身心健康去成长一直是我国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因为大家都知道青少年时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其中教育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关爱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成长环境,确实需要有关部门和整个学校、社会的重视,这是非常好的题材。
少年的你
东野圭吾作品对未成年人的犯罪缘由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试图解读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及家庭原因,同时对相关法律中的不合理性进行了鞭挞,暴露这些不合理是对加害者实施暴力的庇佑、却带给受害人及其家庭深深的伤害,让人们反思社会现实。
东野圭吾作品中敏锐地觉察到亲属所犯的罪将会波及整个家庭,这一社会问题会给家庭带来伤害。这种对犯罪者和其家庭的歧视不仅对社会的安宁、家庭的幸福带来影响,还会对家庭中的个人心灵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对犯罪者及其家庭成员命运的最大阻碍正是来源于不公的社会看法,来源于那种歧视,所以东野圭吾用其作品来控诉这种陋习。
白夜行
而《少年的你》被吐槽的有女警官在第一次询问陈念时,说“你都被拍裸照了,还能专心?”一个准妈妈,对陈念竟然没有一点同情心?男警官的表现就更奇葩了,可能警察最乐意办的就是*人案吧,他想尽一切办法想去证明自己对这件案子的判断,事实上他没有一点证据,案子都快结了他却跑去演了一场拙劣的骗人口供方式。还有魏莱死前与陈念的纠葛,高三学生能否使用手机、剧中手机是否太智能等。
《少年的你》日均2亿票房、近26万人豆瓣打出8.5分,扣1.5分的主要原因是这里能看到东野圭吾小说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