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常昊在第十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中连克日方六名棋手,而常昊只不过是中国队第二个上场的棋手。
中日围棋擂台赛本来是日方为了增长民族自信心而举办的,这届比赛彻底把日本对围棋的自信打没了,从此这一赛事就停办了。
而比常昊小一岁的罗洗河这时连九段都还没到呢。
而且包括罗建文在内的棋院里不少的老师觉得,即便不考虑年龄因素,罗洗河可能也不是一块能担当如此重任的材料。
因为罗洗河是一个没什么胜负欲的人。倒不是说他打比赛不想赢,而是他看起来没有什么远大的胜负欲。
此时的罗洗河就像电影《太极张三丰》中少林寺时期的张三丰一样,十分的无忧无虑,每天按部就班完成训练,只是因为自己是干这一行的,虽然在天赋的加持下进步很快,但并没有给自己立任何宏大的目标。
做为职业棋手的罗洗河有一个一直被人诟病的问题就是爱好广泛。
罗洗河喜欢打麻将、打扑克、打电子游戏,由于智商过人,罗洗河对所有这些游戏样样精通,据说他玩俄罗斯方块在方块下落速度最快的第九速度下仍然应对自如,令很多同为棋手的朋友都自愧不如。
罗洗河还爱看各种书。据一位从小跟罗洗河一起在棋院受训的棋手说,当初他们十二三岁的时候,课余时间有时去图书室看书。
她每次去都能看到罗洗河,有一次她好奇过去看罗洗河读的是什么,结果居然是《*选集》。
罗洗河自己在采访时也说自己爱看闲书,什么都看,尤其爱看一些高屋建瓴的书,因此对哲学、心理学这些看得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