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免税店产品需要中文标签吗,韩国免税店刷货怎么操作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4 21:24:44

除了真假难辨、没有正规标识外,商家自行包装带来的卫生隐患也不容忽视。北京商报记者在名为“小浣熊生活家”的淘宝分装店铺内看到,热销第一名的分装产品下,有消费者评论称“刚拆开发现有一根毛”,并配有带毛产品的图片。

对此商家回应称,在之后的分装工作上会更加用心。“分装小样一打开就有浓浓的酒精味,怕刺激皮肤就没敢用。”美妆爱好者丹丹(化名)也表达了对化妆品分装产品卫生问题的担忧。

“工具和分装后都有消毒,但如果您是敏感皮,建议到专柜试色。”某分装商家对产品卫生问题解释称。对于销售自行分装的化妆品是否有取得相应资质和卫生保证等问题,多个分装商家均表示并无资质,“没有(资质),您可以找生产厂家,他们有”。

关于商家私自进行化妆品分装行为,北京市药监局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商家私自进行分装且销售化妆品的行为属于生产行为,必须遵循《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有关化妆品生产许可管理的规定,由持有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在许可范围内组织开展。

北京市药监局强调,由于未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化妆品经营者,其不具备化妆品生产方面的条件、质量管理和人员管理的要求,无法保证质量安全,因此未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化妆品经营者不得私自分装且销售化妆品。

需取得许可证 违规生产或涉嫌违法

私人作坊的“手作”分装小样,诸多环节都难以同品牌生产画等号。配制、填充、灌装应在符合产品质量控制需要的生产车间实施,同时化妆品的包装材料也应当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等要求,从而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46号)》第六十三条提到,配制、填充、灌装化妆品内容物,应当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电商平台上频现的分装商家们,显然并不符合上述要求。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赵虎称,这类自行进行化妆品分装的商家可能存在一定法律风险。商家不对生产厂家、使用期限等信息进行标注违反了《产品质量法》。且分装类产品一般涉及到雅诗兰黛、Dior等众多品牌,在法律上,私自分装的行为属于割裂了产品与品牌之间的联系。“更有甚者,如果商家有售假、以次充好等行为,还可能会涉及违反刑法。”

对此,北京市药监局提示消费者,一些化妆品生产企业生产小规格包装产品,供消费者选择。但无论何种规格包装(包括最小销售单元),只要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进口或者国产化妆品,需完成注册或备案方可上市销售,且都应当有中文标签,标签内容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要求。消费者购买产品后,可以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或“化妆品监管”App进行查询化妆品注册、备案信息。

据了解,北京市药监局已要求北京化妆品电子商务平台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承担对平台内化妆品经营者的管理责任,对平台内经营者私自分装且销售化妆品的行为开展自查工作,如发现平台内销售的化妆品存在无证分装、无注册备案、无中文标签等违法违规行为,应按照要求采取措施,及时制止,控制风险隐患并报告市药监局。同时北京市药监局也将开展网络巡查,进一步排查网络销售化妆品的违法违规行为。

北京商报记者 赵述评 蔺雨葳

,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