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画教程,木头画详细教程入门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4 21:51:06

他是吴门画派”掌门人。以几十年辛勤耕耘、呕心沥血,为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为弘扬和振兴“吴门画坛”贡献出毕生的智慧与精力。他在中国画坛的重要影响,除了他卓越的艺术成果外,还在于他承前启后,开创一代画风,培养了大批人才,他长期从事艺术教育,桃李满园,芳菲天下。

木画教程,木头画详细教程入门(1)

吴养木

(1921年9月-2009年3月)名彭,号小鋗 ,生于浙江嘉兴,浙江石门人。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194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史馆馆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长,中国民主促进会江苏省第二、三、四届委员会委员、苏州国画院名誉院长、一级美术师。著作有《山水画传统技法解析》、《中国画技法概论》、主编《中国古代画家辞典》。

|传承家学

吴养木自幼承传国画熏陶,五岁开始习画。七岁时一日,父亲的一位朋友来访,展示一幅《长江万里图》,近旁的小养木仅看了几眼就已熟记于心,随即回书房铺纸挥毫,无多片刻,一幅仿作“长江万里图”就此画成,当他携图回到客厅示画时,但见其上群峰峻峡,舟楫急流,山川城舍,豆人蚁马……在场大人无不惊叹:七龄孩童竟有如此手笔,难得!难得!!得到长辈的鼓励,小养木画兴更浓了,从此日日握管,孜孜不倦。

入学前,他由父亲教授《论语》《孟子》《诗经》等古文字学,待八岁入上海中华小学读书时,因他的悟性较好,一跃升至三年级学习。在学校,除了学习英语、算术等必修课程外,他兴趣广泛,尤其钟情国学,凡诗歌、散文名篇,他都过目能诵,以致吴待秋很早就断言:“吾家彭儿将来不是诗人,就是画家!”

|画艺渐长

1931年吴待秋举家迁居苏州,11岁的吴养木就读于苏州谢衙前的晏成中学(今苏州市第三中学)。晏成中学新式教学非常倡明,很早就开设美术教育课程,吴养木在校学习美术特别用功,课余作画不辍,素描、水彩画每每全班第一。期间,由于他父亲交游甚广,他家“残粒园”环境幽雅,几成苏州画友文人聚会交流的“艺术沙龙”,年少的吴养木在父辈们的交往中,耳濡目染,画艺日渐长进,同时也结识了不少名师先贤。

1937年夏,吴养木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不久,抗战爆发,复旦迁校,吴氏阖家逃难至浙江石门老家。他自学西洋画法,尝写山水画册页一部,乡梓名贤见之甚喜,题之“石门今见玉麒麟”。大学期间,他曾与同窗戴隆厚合作一幅《秋山图》,并相约二十年后再合作,果然六十年代、八十年代都如约合画,在画家圈内传为佳话。

大学毕业以后,因他熟悉商业银行界业务(经济系),遂在抗战胜利后,进外滩中央银行的国库局工作,直到其父吴待秋病逝才离沪返苏。那时他虽服务于金融界,但心有所依仍离不开砚池,并在握杆书画创作的同时,兼学书画鉴定本事,吴待秋称其“辨别真伪能八九不离十”。

|活跃于画坛

他与画家唐云过从甚密,曾与樊伯炎、徐绍青、吴孟欧四人,并称“上海画坛四公子”。苏州“吴门画派”在中国画坛占有重要一席,“明四家”在前世纪中叶相当活跃。吴养木在回苏寓居后,决心传承祖业,蛰居艺林,主攻山水,追宋元,窥晋唐,画山水,画人物,画花卉草虫、飞鸟走兽……临唐宋明清历代书家薛稷、米芾、王觉斯、倪元璐、王梦楼之笔意,几十年用完整整二书柜的宣纸。他非常喜欢父亲吴待秋的书法,并得其亲炙。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文艺战线百花齐放,佳作迭出,吴养木几成了苏州市乃至江苏省书画界最活跃人士之一。

|晚年变法

不惑之年的吴养木,有一次,偶然在画友家见到一幅陆俨少的山水长卷,那笔墨气韵,简直无人能与之相近,他这才真正领悟到了学无止境的深远。此后又一日,他游太湖写生,日落将返时,蓦见巨山横亘湖面绵延数里,再细细观察之,原来是天际褐色云层呀。于是他联想道:云既可观作山,山又何尝不能观作云呢?作画亦然如此――要不断进步,除了要变,还应“思人所未思,游于象外,精于传统,亦可反其道而行之”。

从此,他一改画风,大胆创新将传统国画技法“用过头”――在透视、比例、形态、色彩等都不准确的情况下,让整个画面形成一种新的视觉效果,由此产生比传统画“更高层次”的艺术境界。

2009年3月7日6时38分,吴养木先生因患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八十八岁。

吴养木作品欣赏

木画教程,木头画详细教程入门(2)

木画教程,木头画详细教程入门(3)

木画教程,木头画详细教程入门(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