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关系自新冠疫情之后便开始走下坡路,继中国企业停止进口澳大利亚煤炭后,中国棉纺厂已被告知停止使用澳大利亚棉花,换言之澳洲的农业部门及农产品再次受到波及。
华尔街日报:中国对澳洲的经济紧缩延伸到棉花领域
在过去数十年,澳大利亚一直都向中国出口棉花,而且澳大利亚棉花是出口到中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在季节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澳大利亚每年的棉花出口额可高达25亿美元(约合人民168亿元),其中一大部分收入都是来自中国。
澳大利亚棉花行业对可能失去中国8亿美元的庞大市场越来越感到不安,中国市场通常占澳大利亚棉花种植总量的65%。根据中国棉花网数据显示,今年截至8月底,澳大利亚已累计出口37.37万包棉花(每包棉花重170公斤),中国买家包揽了其中91%的订单。
联邦贸易部长西蒙·伯明翰谴责了这一举动,并就中国的行动发表了自2018年与北京的外交紧张关系开始恶化以来最强硬的声明。
他表示,“我们意识到对澳洲棉花出口商出口状况可能发生变化,我们正在与棉花行业磋商,寻求澄清情况。澳洲棉花出口商一直在努力争取合同,并把其打造成中国市场上高质量棉花的可靠供应商,这对许多中国企业来说是一项重要投入。中国应该排除任何针对澳洲棉花生产商的歧视行为。在公平竞争环境中,阻碍生产商竞争能力或构成对中国国际承诺的潜在破坏,澳大利亚将非常严肃地对待这一行为。”
据澳洲媒体报道,由于中国政府为本国加工商设定了每年的进口配额,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曾口头警告称,如果加工商继续进口澳大利亚产品,明年将削减他们的进口配额。
据悉,中国的棉花行业一直在提高本地产量,以刺激本国的纺织行业。配额的设计旨在确保本地生产商在国际竞争中受到保护。如果中国棉纺厂不遵守配额,继续购买澳大利亚棉花,也可能征收40%的关税。
中国对于澳铁矿石进口明显下降长期以来,铁矿石一直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出口产品,出口额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重长期维持在15%至20%之间,最高曾接近30%。因此,澳大利亚也获得了“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这一称号。
西澳大利亚州州长此前称表示,如果没有西澳大利亚州的采矿业,澳大利亚就会沉入水底。铁矿石等采矿业产品出口对该国经济重要性可见一斑。这一点在今年的疫情中表现更为明显。
作为钢铁需求最大的国家,我国铁矿石资源高达80%比例来自国外。当前我国铁矿石来源中60%来自澳大利亚,约20%来自巴西。
面对单一来源带来外交争端、政治风险,我国一直在寻求多样化铁矿石来源,以控制供应风险和价格波动。一方面,我国在提升国产铁矿石的采购比例。另一方面,我国在寻求其他来源的铁矿石,替代澳大利亚铁矿。
而近期我国对于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进口已经出现显着下降。根据我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8月份,中国较前一月削减了10.9%的铁矿石进口,仅进口了10036万吨,而中国第一大进口来源的澳大利亚或首当其冲——对华出口或迎来大降。同月,澳大利亚对中国商品出口额下降超过26%,使得今年以来,澳大利亚对华出口总值同比下降7.5%,至757亿美元。
我国对铁矿石进口已经逐渐转移重心,降低澳大利亚进口额,寻求新的卖家。而对于煤炭,则是直接选择暂停向澳大利亚进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