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陇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甘肃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凝聚着陇上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承载着几代人的乡愁。
近年来,随着人们精神追求及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传统非遗越来越多地融入日常生活,非遗传承在走近千家万户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现代化的表达。
生活版全新栏目《陇上非遗生活》,通过推进陇上非遗融入百姓生活的宣传,让人们切身感受到非遗与生活的息息相关,认识到非遗对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作用,从而更主动地参与到陇上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中来。
激情飞扬的陇原民间舞蹈
文/王冰迪
在璨若星河的各种舞蹈类型中,那些经千古岁月而流传下的陇原传统民间民族舞蹈,尤其动人心魄,异彩纷呈。
陇原民间舞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陇原人民日常文化和休闲生活的重要内容,凝结着人民群众的智慧,饱含着他们对劳动、生活的理解和期望,成为陇上民俗的亮点。这些传统舞蹈始终像一朵朵盛开在原野上的花,照耀着河流村庄,温暖着陇原儿女。你瞧,锅庄舞跳起来了,夹板舞跳起来了,顶碗舞跳起来了,太平鼓舞激情飞扬起来了……
太平鼓舞
太平鼓舞,如万马欢腾黄河奔流
每年春节,兰州城乡闹社火,太平鼓一直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蓝天白云黄土情,高原汉子擂太平,霹雳惊雷响万里,脚下腾起五洲云。”这是对兰州太平鼓舞入神的描述。纵观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人们为消灾而驱魔祛邪,因战争而祈求和平,因盛世而欢腾高歌,兰州太平鼓舞正是为此而生。
太平鼓舞
兰州太平鼓舞是一种具有浓郁西北风情的汉族鼓舞,主要流传于甘肃兰州、酒泉等地,因其含有庆贺太平的美好寓意,是当地人民很喜爱的表演形式之一。表演时其成员一般为24至48人,多的达到108人。鼓手左手执鞭,右手执槌,在当地称为“双鞭”,表演时鞭槌飞舞,动作刚劲潇洒。击鼓动作也融进了民间武术成分,幅度大,力量强,忽而擎鼓至头,忽而抡鼓落地,骑鼓腾跃,前打后击,表演起来十分不易。鼓队一般以牙旗作指挥,锣跋击节,鼓身飞舞,三者起落有序,场面十分壮观。
经过几代民间艺人和艺术大师的编排和完善,兰州太平鼓逐渐形成了高鼓、中鼓、低鼓三种基本打法,高鼓打花样,中鼓打技巧,低鼓打深沉。所谓低鼓,是指鼓带较长,鼓置于脚面。表演时鼓基本上贴于地面,鼓在抡打时右腿跨鼓,左小腿和脚内侧将鼓夹起来进行旋转,也可以两腿交换做此动作;中鼓,是指将鼓置于鼓手膝关节下方,这时鼓完全失去支撑点,鼓手打起来难度最大。鼓手要在一系列的动作中完成击鼓,还要加上双手鼓条和鼓花在头顶缠绕的动作及亮相等表演技法。高鼓,指鼓身置于鼓手的胯部,表演时左手撑鼓,利用鼓的自重和运动时的惯性甩带抡挥,形成人鼓翻飞的壮观场面。常用的打法有“鹞子翻身”“二踢脚加劈叉”“扫堂腿”“燕式跳”“猛虎下山”等技法。
如今,每逢重大的庆典活动,兰州太平鼓表演都是整个活动的高潮部分,铿锵有力的鼓点,显示了黄河之滨人民的英雄气魄,其独特的风格,具有浓厚的西北特色和艺术魅力。流传至今,兰州太平鼓舞不仅对继承和丰富中国鼓舞文化有积极意义,而且对增进中国古代舞蹈、音乐的学术研究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学价值。
锅庄舞
锅庄舞跳起来,震撼人心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省,你若经常去民族地区,就会看到他们曼妙的舞姿,时而旋转着轻盈的身子,激情飞扬;时而刚劲有力,温柔如细雨。在数不胜数的少数民族舞蹈中,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藏族的传统舞蹈锅庄舞了,他们“循”着乐声走来,十几个人围成一圈,踩着节奏,甩开胳膊,翩翩起舞。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锅庄舞在藏文里是大家围着圈跳的意思,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锅庄舞主要分布于西藏昌都、四川阿坝、云南迪庆及青海,在甘肃主要分布于甘南州。关于锅庄舞的起源,并无确切的史*载,但从锅庄舞的表演形式、动作构成及舞蹈语言来剖析,可以确认这是一种原始的舞蹈形式。在传统文化中,锅庄、火塘是神灵集聚之地,是维系个人和家庭命运的所在。
锅庄舞
锅庄舞在表演形式上比较灵活,草原、庭院、广场、舞台等都可为场地,人员可多可少,十人、数十人、上百人甚至上千人均可以进行表演。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男子穿肥大筒裤,女子脱开右臂袍袖。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要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
甘南锅庄舞动作大多来源于高山牧区,舞蹈动作往往以雄健、奔放、敏捷、豪壮的气势节奏而著称,有牧民挤奶的动作,有夯土垒墙的动作,有放牧瞭望的动作,有打猎奔跑的动作,也有宗教祭祀的动作等,实际都是对日常劳动生活的模仿和再现。舞蹈经规范起来后,主要有“前后甩手”“单手统袖”“双手绕花”等动作。甘南锅庄舞的特点在于队形多变,脚步的踏、踩组合,舞步沉稳柔韧,舞者自身动作丰富,其中男子伸展双臂,如雄鹰盘旋奋飞,动作豪放刚劲,女子点步转圈,如凤凰摇翅飞舞,动作则端庄优雅,由此形成强烈对比和独特的视觉观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锅庄舞也开始走向更加多元的舞台。由于锅庄舞舞姿优美,生动活泼而且简单易学,容易上手,比较适合大众学习。逐渐成为广场健身舞的主要舞蹈形式。如今,在黄昏的兰州,随处可见的广场舞中,锅庄舞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顶碗舞
像杂技一样惊险和美妙的顶碗舞
在甘肃省民乐县的民间,不知从何时起,就流传着这样一句富有地方特色的歇后语:“汤家庄子的社火——辞一辞(很难请到)。”这里所说的汤家庄子,就是现今洪水镇的汤庄村,足见汤家庄子的社火在民乐人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而汤庄的社火之所以闻名遐迩,全在于他们拥有最具特色的绝技——顶碗舞。
据民乐县志记载,顶碗舞最早在18世纪(清乾隆年间)汤庄的洪水营官兵中流传。传说梁军门是一位非常受人民爱戴的清官,梁家军在开饭前闲来无事,就用筷子敲碗,有的把碗顶在头上做一些滑稽的表演,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为现在流行在民乐地区的顶碗舞。顶碗舞传入民乐以来,深受群众喜爱,后经传承人汤贤才的改进和完善,顶碗舞在民乐趋于成熟,经过几代人的完善和传承,不管是舞姿还是曲调,都在多次艺术加工和改造下,日益完美丰腴起来,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杂技舞蹈形式。
顶碗舞
顶碗舞的人数随着场合的大小而定,有一人表演的,也有上百人表演的。一般由德高望重,且技艺高超的长者带头领队,其余人跟随,每变化一个队形都有一定的规定和要求。民乐顶碗舞有些是自发性的组织,自发性的编导,亲朋好友聚会、女子出嫁等时都会跳起顶碗舞。在民乐每年的元旦、春节还会经常性地举办顶碗舞大赛。
表演时,舞者头顶大瓷碗,嘴衔竹条,两手各拿一碟一筷,筷子两头各系一铜铃红穗,舞时磕动“口条”敲击头上的瓷碗,双手敲碟,声音清脆,加上音乐伴奏,富有美感。顶碗舞者着衣鲜艳,步调轻快,可来回穿梭,也可就地翻滚,表演走、跳、站、跪、爬、滚等许多高难度动作,奔跳来回穿插,旋转如陀螺捻线,振臂似紫燕高飞,挥袖间如天女散花,张扬时似嫦娥奔月。
汤庄顶碗舞集杂技与舞蹈为一体,动作优美,技巧娴熟,起卧自如,舒展大方,是民间舞蹈艺术中的精品。舞步以十字步为基调,再配以“三步一抬”“梭子步”“垫步”“斜后点步”及“云步”,使之场面变化多端,更具艺术感。顶碗舞是技与艺的完美交融,所以对表演者的要求极高,不但要有过硬的舞技,还要具有对平衡的把控能力,这往往需要表演者们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节子舞
节子舞,是武术与舞蹈的完美结合
“节子舞”又名“霸王鞭”,主要流传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永昌县新城子镇。“节子舞”既有传统武术的精髓,又有民间舞蹈的灵魂。每年在永昌县传统节日“四月八”庙会上,都会进行表演。表演过程中每个动作招招夺目,节节相连,手里道具“节子”环环相扣。
节子舞
相传楚霸王善使枪剑,英勇善战,编出了该舞蹈。但根据永昌当地老年人的说法,节子舞来源于古罗马文化,古时骊靬人编排了“鱼鳞阵”,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鱼鳞阵”是一种以盾牌组成的攻防阵列,“其相接次形若鱼鳞”,所以“节子舞”便来源于“鱼鳞阵”。不管“节子舞”来自何处,它亦武亦舞,伴随鼓点,阵法变幻莫测,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传统“节子舞”在表演形式上一般由四人至几十人不定,表演时一人打鼓,一人敲锣,一人打钹。表演者们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个或一对“节子”,即:一个长二尺四寸的木棍,用以表示二十四节气;在节子的两端有三个小洞,每个洞上挂满四个铜钱,代表十二个月。表演中,每四个人组成一个阵,每人负责一个方位,即阵点,表示每人看守一个门,寓意古代营寨的东西南北四个大门,在场内有一个人装扮成膏药匠的模样进行指挥,相当于神兵天降。
“节子舞”在表演时队形上主要有二龙戏珠、虎抱头、车轱辘、韩信点兵、白马分鬃等,还有一字长蛇阵、巧打四门、五行阵、八门金锁阵、十排阵、群星聚会等变幻莫测的诡秘阵法。无论是从动作本身还是表演形式,都体现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表演时,似有武术之人击剑舞棍之势,气势震天,热闹异常。
夹板舞
天水夹板舞,从远古的秦风中款款走来
秦州夹板舞又称打夹板,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舞蹈,主要分布在天水市秦州区的东关及玉泉镇的东方红村、陈家庄、金家庄、枣园村等地。夹板舞队由数十名身着青衣白云边、腰系彩绸带、头结布巾的男子组成,他们个个手持夹板,在黄罗伞盖、飞龙旗、飞虎旗、五色旗的引导下,在锣鼓吹奏乐伴奏下,在震耳欲聋的自制铁炮声中起步,列队沿街行进表演。
夹板舞
秦州夹板舞最主要的道具就夹板,夹板亦称“云阳板”。唐代时称“拍板”。《旧唐书·音乐志》:“拍板长阔于手,厚于寸,以韦连之,击以代抗(即‘拍手’)。”溯其源,拍板源于上古时的“击壤”。夹板一般是由两条质地均匀的红椿木制成,也有桐木的,长约75厘米,宽6厘米、厚2.5厘米,板面彩绘有花朵飘带,上端以筋绳连接,缠穗挽彩,下端则可自由开合,用于击打。
打夹板过程中,附有旋转的舞技,具有刚劲的秦风,噼啪作响的夹板伴以鼓、钹、锣、箫、唢呐等民族吹打,显得粗犷豪放。天水是秦人的发祥地,那一袭彩衣、彩色绸带束腰的秦州夹板队伍神情肃穆,动作简洁,起、承、转、合,举手投足间无不透露着一股秦风古韵,使人击节而叹,激赏不已。
“夹板队”的表演过去以“架”(即一对)为单位,一“架”约50至60人不等,依人数情况而定。但有一规定,打夹板的人至少24人。这些人与打夹板的本义有关,24象征一年的24个节气,这样的规定,显然有古代人民祈求四季风调雨顺,歌颂太平盛世的意义。天水夹板舞吹奏的曲目主要是《太子游四门》,这一音乐也是古代的法曲遗音。
近几年来,夹板舞在时代的变迁下与时俱进,进入伏羲文化旅游节的伏羲祭礼活动中,将传统的民俗舞蹈搬上舞台,其舞蹈动作与内容相应发生了变化,增强了舞蹈的可观赏性,打破了传统夹板舞只由男子表演的习惯,改由男女共同表演,使夹板舞不再停留在单一的民俗文化活动中,在舞台上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