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铜陵势在必夺
从地理上看,铜陵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锁芜宁、西扼宜汉、南通浙赣、北达中原,而且沿江防线近百里,多处有洲滩夹江。江面有宽有窄,地势十分险要。因此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渡江战役之前,国民党为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在铜陵部署了重兵。
具体分别为:在铜陵县城与繁昌荻港之间,为国民党第88军149师防守;在县城以上至梅埂地段,由国民党第55军74师防守。而国民党海军长江第五舰队游弋于马鞍山至大通江段,空军飞机不断活动于铜、无地区上空。可以说是组成了陆、海、空立体防御体系。
而在人民解放军方面,根据战略部署,我军组成东、中、西三个突击集团军,而渡江战役成功的关键是中、东集团军的对进合击。
考虑到东、中路兵团在渡江登陆后可能遇敌顽强抵抗,因此决定,中路兵团较东、西两路提前一天发起攻击,以吸引和分散敌军注意力。这样,地处中路集团军进攻目标的铜陵成为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的突破口。
“从铜陵、繁昌江段渡江,解放军可以向东直捣杭州,截断国民党退路,关系着整个渡江战役的战局。”铜陵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调研员傅凯因此说,“人民解放军解放铜陵势在必夺。”
精心准备策应渡江
军事战略上讲究“不打无准备之战”,又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为策应大军渡江,铜陵地方党组织从1949年春起,便积极开展各项准备工作,上演了一出出惊险“大戏”。
利用合法身份打人敌人内部;扮成民夫,接近江防,实地侦察;有的乘下江捕鱼机会探测水深、水速和土质情况;手提竹篮去敌堡附近“挖野菜”,刺探军情;冒充卖烟小贩,巧与敌人周旋,了解敌军人数、番号、装备……为了摸清敌情,特别是获得敌军指挥阵地、江防设施、兵力、火力变化等重要情报,我地下交通员不畏艰险,深入虎穴。这些犹如影视剧中的镜头,正是党史资料中真实的记载。
甚至还有人为此献出了生命。傅凯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为了查明敌人江防部署和江南敌后纵深情况,我军抽调精干武装300余人组成先遣渡江大队,于1949年4月6日晚偷渡长江。铜陵县委得知先遣渡江大队过江后,立即派人四处联络。联络员缪应松在寻找先遣渡江大队时,不幸被国民党军搜剿捕获,壮烈牺牲,而先遣渡江大队也有两名走散的指战员被国民党铜陵警保大队抓捕*害。最终,先遣渡江大队完成了整个侦查任务。
而这些情报,经整理、核实后,都以多种方式报告了华东局或总前委。不可否认,这些都为大军渡江提供了重要保障。
除此之外,为保证部队顺利渡江,我军分别对国民党军所据守的江北桥头堡发起攻击,以扫除江北据点,开辟渡江基地。党史中详细记载了这场持续近半个月的战斗:1949年3月31日晚,我军进攻江北土桥镇。首先迂回包围,切断敌人退路,尔后实施全面攻击;第二天,敌“安东”号等4艘军舰赶来增援,被我军击伤逃走;4月2日6时结束战斗,我们全歼守敌5个连和1个营部。与此同时,我军又攻取了江北刘家渡,全歼守敌一个加强连。4月11日夜,我军分两路渡夹江向据守太阳洲之敌发起攻击,激战至12日晨,全部占领太阳洲,并歼敌近两个营。至此,我军预定渡江地段的敌江北据点全被攻下,从而有效地控制了长江航道,开辟了我军渡江通道。
“经过两个多月艰苦细致的工作,到1949年4月18日,渡江作战的各项准备完全就绪。我军拟定了详细的作战方案,整装待发,只等中央军委号令一下,即可渡江南进。”傅凯如是说。
英勇作战“第一船”多涌现
地处铜陵江心洲的群心村,曾是百万雄师过大江中路集团军的登陆点——文兴洲王家拐东风泡。村里的渡江文化广场和“渡江战役”雕塑,讲述着70年前这座江中小岛上的渡江风云。
1949年4月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国民党假和谈阴谋不攻自破,用战斗方式渡江已成为定局。于是,人民解放军打响了震撼中外的渡江战役。
据党史记载,1949年4月20日17时许,我第三*军第7兵团24军接受渡江命令,首先打响了第一炮,一下就击中对岸文兴洲上的敌人防御工事,接着各炮轮射,摧毁敌沿江工事,压制敌纵深内重要据点,掩护船只由内河翻坝入江。
20时,突击部队开始上船。
21时15分,24军军长王必成发出开船命令,并令炮兵加强火力准备。“顿时,长江上千帆竟发,百舸争流。我军多个渡江梯队冒着敌人的炮火奋勇向前。
20分钟后的21时35分左右,我军两个师的先头部队或下船涉水,或乘船靠岸,在猛烈的火炮和机枪的掩护下,突破长江天堑,相继在文兴洲、套口、东风泡、新江口等地强行登陆。没想到的是,国民党反动派所吹嘘的‘固若金汤、万无一失’的长江防线,我军竟然只用了大约20分钟就将其攻破。”傅凯在讲述这段历史,情不自禁地叹了口气。
因为是同时多路部队渡江,因此出现了个有趣的现象——各个军乃至师团都涌现出自己的“第一船”。例如,70师210团9连3班的船只率先在文兴洲登陆成功,获得24军“渡江第一船”光荣称号;我们所熟悉的71师211团年仅14岁的女船工马毛姐,驾船只于21时35分左右在铜陵金家渡登陆成功,成为71师的“渡江第一船”。马毛姐后来被评为一等渡江功臣,1951年应邀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与称赞。
各团第一梯队渡江后,歼灭了大量敌人。接着各团第二梯队相继登陆。
据党史记载,24军70师各团于21日4时,以小木船和三角架等就便利器材渡过离铜陵最近的夹江,守敌南逃,全师展开追击。5时30分,209团、210团分别攻占太平街、汀洲,然后以210团为主,209团相助,分两路会攻铜陵县城,国民党铜陵守敌见状纷纷向东南逃窜。上午8时,我军顺利占领铜陵县城。
江南解放第一城
1949年4月21日8时,铜陵。历史也记住了这一时刻和这一地点——这是渡江战役发起后我军解放江南的第一座城市。的确,今天在铜陵高速路口等地方,高高树起的“江南解放第一城”牌子特别醒目。
参加过渡江战役的老战士姚武清今年已90高龄,70年前,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24军71师的一名通讯兵。老人回忆说,20日21时35分前后,先头部队在火炮和机枪掩护下,在文兴洲、套口、新江口等地强行登陆,21日1时全歼文兴洲守敌。经过一夜激战,天还没亮,部队就顺利渡过长江了。
而就在人民解放军占领铜陵县城之际,铜陵县委也在一个叫挂岭的地方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原来,4月21日早晨,中共铜陵县委接到情报,国民党铜陵县党政军人员及其家属共1000余人已于4月20日上午弃城逃跑,因大路已被国民党88军封锁,抄小路向挂岭方向逃窜。铜陵县委决定立即派部队前往挂岭设伏,阻击南逃的国民党铜陵县政府。结果大获全胜,缴获了枪支弹药、文件档案及其他物资,俘虏则全部遣送回家。县委机关遂率部向江边进发。
就在这天晚上,渡江而过的三野24军70师的先头部队在江边朱村与铜陵县委的部队胜利会师。至此,铜陵全境解放。
END
资料来源:安徽党史方志网
作者:洪欣 程堂义
设计:李菁菁
编辑:郭春燕 陈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