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猫的数量、其他人的存在都会影响猫的这种变化,猫会发现一些对铲屎官有效的方式对家中其他人效果不佳。与此同时猫还会持续对铲屎官进行更多的观察,一些猫对人忽冷忽热其实是为了让人主动和猫互动。你会发现此时部分幼猫故意躲着你实际上是为了让铲屎官找到猫的踪迹。
动物学家发现,在野外幼猫也会在这段期间开始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猫。对于猫来说,这是重要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大猫在这段期间也会开始有意减少对幼猫的“过度关心”。动物学家贝特森认为,3个月之前,幼猫的注意力会集中于大猫或铲屎官的身上,但3个月之后幼猫会开始注意环境中更多的事物。
这种猫注意力的转移,也会导致人感觉“猫的性格发生了变化”,有趣的是一些猫会从8个月大开始重新变得较为黏人,尤其是一些与其他猫接触过程并不顺利的猫,会重新将兴趣转移到铲屎官这里。
当一只猫非常黏人时,虽然会带给铲屎官温暖,有时却也会让人感到“烦恼”。对铲屎官而言重要的养猫原则是:不要故意不搭理你的猫。对人很亲近的猫,会很重视与人的互动。动物学家发现,当和人愉快玩耍后,这些猫会得到利于心理健康的影响。
长期纯家养的猫、幼猫时期较为虚弱的猫对于铲屎官有时会更为重视。这些猫的一些行为特点和野外的猫已经出现了较大区别,当猫围绕在你旁边不肯离开时,铲屎官最好允许猫这样做或者让猫在距离你3米以内的地方长时间停留。
最重要的细节是:猫很希望铲屎官处于猫的视野范围之内。其实很多猫总跟着你走来走去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只养了一只猫的家中,如果猫无法出门玩耍,那么猫会很容易出现这些行为。一只原本并不亲近人的猫,在这样的养猫环境中久而久之也会做出类似的事。
动物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当一只猫处于纯家养的环境下,猫对于人的重视度会更为复杂,不仅是人和猫的互动,铲屎官每天身上的气味变化对一些猫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信息。
一些很黏人的猫,还会在年龄超过6岁后变得更为在意铲屎官。有时铲屎官出门时,猫会表现得焦躁不安,如果你的猫有这样的习惯,那么铲屎官可以在每次回家后和猫玩耍10分钟,这样做可以帮助你的猫逐渐适应并降低紧张情绪。对于和人很亲近的猫,铲屎官要细心爱护,尽量避免长时间离开猫导致猫出现较大的情绪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