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银杏叶胶囊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扩张外周血管和冠状动脉,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具有抗脑缺血的作用,可抑制因脑缺血造成的细胞死亡,对缺血所致的神经元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促进脑卒中后的神经修复和再生,改善脑卒中后的握力和神经功能,对短暂性全脑缺血诱发的海马神经元迟发性坏死具有保护作用;具有增强学习记忆的作用,能改善老年痴呆和血管性痴呆所致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还可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可保护受损心肌,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能降低冠心病病人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血栓形成。
怎样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血塞通胶囊、银杏叶胶囊?单硝酸异山梨酯普通制剂(片剂、胶囊、胶丸)一次10-20mg,一日2-3次,严重者可用至一次40mg,一日2~3次,餐后服用;缓释胶囊:一次1粒 (25mg、40mg 或50mg),每日早餐后服用1次;缓释片:一次1片 (40mg、50mg或60mg),每日早晨后服用1次。
血塞通胶囊一次50-100mg,一日3次,餐后服用,4周一个疗程,根据病情可延长服用时间。
银杏叶胶囊有两种规格,(1)每片含总黄酮醇苷9.6mg、萜类内酯2.4mg,(2)总黄酮醇苷 19.2mg、萜类内酯4.8mg,规格(1)一次2粒,规格(2)一次1粒,一日3次,餐后服用,4周一个疗程,根据病情可延长服用时间,推荐临床应用疗程不超过6个月,需要长期服用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常吃单硝酸异山梨酯、血塞通胶囊、银杏叶胶囊需要注意什么?常吃单硝酸异山梨酯需要注意:
- 用药期间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立时需谨慎,以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 低充盈压的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或二尖瓣狭窄、体位性低血压、颅内压增高者慎用。
- 因药物过量而发生低血压时,应抬高双腿,以利于静脉血回流,如仍不能纠正,应及时就医。
- 长期较大剂量服药可产生耐药性,并与其他硝酸酯类药物有交叉耐药性,应当避免持续高剂量用药,以防止疗效的减弱或丧失。
常吃血塞通胶囊需要注意:
- 心痛剧烈及持续时间长者,应作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并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
- 阴虚阳亢或肝阳化风者,不宜单独使用。
- 有出血倾向者、孕妇、月经期妇女、老人、过敏体质者、肝肾功能异常者慎用,加强监测。
常吃银杏叶胶囊需要注意:
- 对于有出血倾向或使用抗凝血、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围手术期患者应由医生评估后使用。
- 心力衰竭者、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
- 在治疗期间,心绞痛持续发作,宜加用硝酸酯类药。若出现剧烈心绞痛,心肌梗死,见气促、汗出,面色苍白者,应及时救治。
- 忌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忌烟酒、浓茶。
- 银杏叶胶囊不是抗高血压药,不能替代降压药或作为其补充治疗。
单硝酸异山梨酯用药初期常发生头痛,通常可在继续用药数日后消失。初次用药或增加剂量时,常见血压降低和(或)直立性低血压并伴有反射性心率加快。此外,尚可见恶心、眩晕、面部潮红、灼热感、出汗甚至虚脱等反应。偶尔发生皮疹,甚至剥脱性皮炎。
服用血塞通胶囊后,个别患者会出现轻微恶心、呕吐、胃肠道不适,偶见瘙痒、皮疹,极少数患者有轻度头晕、头痛。
有报道服用银杏叶胶囊后出现过敏性皮炎剥脱性皮炎和粒细胞減少;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银杏叶胶囊可见恶心、呕吐、口干、胃酸过多、腹部不适、腹胀、腹痛、心悸、胸闷、头晕、头痛、瘙痒、皮疹、乏力、过敏或过敏样反应等不良反应。
脑梗死,选血塞通胶囊还是银杏叶胶囊?临床研究证实,对于脑梗死患者,血塞通胶囊能够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并可降低颅内压。银杏叶胶囊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延缓脑卒中后认知功能下降和痴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