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小的时候一定听说过这样的故事:说有一个村子啊,里面有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有一个儿子,今年19岁,他的母亲双目失明, 的父亲躺在炕上不能下地干活,所以他家很穷,以砍柴为生。有一天,他在山上的一个很深的水潭旁边砍柴,他砍了很长时间的柴,特别累。于是他到水旁边休息,把斧子放在一边。他一不小心把斧子碰掉了。他呜呜的哭了起来,哭声惊动了山神,山神出来问他怎么了,他说:“我的斧子掉到深潭里了。这可是我们家唯一的一把斧子啊!”山神就到深潭的潭底去摸,摸到一把金斧子,他说不是;又摸到一把银斧子,他又说不是,最后摸到了一把很旧的铁斧子,他说这把是,山神把金银那两把斧子奖励给他,因为他诚实。他连忙道谢,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回家以后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家人,家人都很高兴,把金银两把斧子换成了钱,把父亲的病治好了,把母亲的眼睛也治好了。他有了金银两把斧子的事便在村子里传开了,村里有一户比较富的人家,也有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想:他能得到,我怎么就不能得到?
这天他也来到山上的深潭旁,故意把他带的那把旧斧子丢进去,坐下来呜呜地哭了起来,山神又出来了。山神问他怎么了?他说:“我的斧子掉到深潭里了。这是我们家唯一的一把斧子,山神下去摸了一把金斧子上来,山神问他是不是,他说还有一把,山神又下去摸了一把银斧子上来。还没等山神发问,他已经把斧子抢走了。他拿着斧子边走边想着好事,如何如何卖掉斧子,然后用这笔钱去玩。不知不觉走到悬崖边上,他一脚踩空,掉下去摔死了。
结果穷的那户人家靠诚实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富的那户人家却办起了丧事。
我们看这样的故事,它在结构上有个什么样的特点呢?对那个穷小伙子,山神第一次拿上来金斧子,第二次拿上来银斧子,小伙子都拒绝了,因为它们都不是自己的。第三次才拿上来旧的铁斧子。如果说要表现穷小伙子不贪心,一把金斧子没能引诱到他,也能够表达这个意思。或者说再拿来一把珍珠镶边的斧子呢?第四次才找到旧斧子呢?不是也没什么问题吗?可是故事并没有这么讲,正好三次。
其他很多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也有类似的情节重复三次的情况。比如《三国演义》中有“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让徐州”,《水浒传》中有“三打祝家庄”“三败高太尉”。这样的,类似的情节,重复三次的现象呢,在民间文学学者那里,给起了个名字,叫做“三叠式结构”。《西游记》里这样的“三叠式”结构也有不少。例如:“三打白骨精”,还有我们今天要讲的“三调芭蕉扇”。那么这样的情节结构有什么好处呢?为什么在民间故事里会反复出现呢?
这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回答。
从内容上看,在汉语语境中,“三”往往就是“多”的意思,所以情节重复三次,有时可以喻示任务困难,主角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才成功的意思。
从故事传播的方式上看,民间故事大多是口耳相传的,这样的传播方式不容易起到强调的效果,听过就容易忘嘛,那“三叠式”结构就可以,类似情节重复三遍,主人公与敌对势力斗争三次,你还能忘嘛?这就很好地起到了强调内容、吸引听众的效果。而且,这三次情节重复,并不是简单地复制粘贴,其中一定是有变化的,这又令故事更加摇曳多姿,给作者的创意提供了空间。
三调芭蕉扇所传递的信息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三调芭蕉扇的情节吧。
唐僧、孙悟空、八戒和沙僧师徒四人一路向西,走到了火焰山。这火焰山真是人间奇境,这里常年炎热非常,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只有每十年一次,百姓携带礼物去拜铁扇公主,也就是罗刹女,要四口猪、四头羊,花红表里、时新果品,还要鸡鹅美酒,然后呢,罗刹女收了礼物,就拿宝扇扇灭山火,居民们就可以种一季的粮食。可是这熄火也是暂时的,一季过后,野火复生。村民们暂时得了口粮安生,十年后还得凑够了礼品去上供。
我们也许禁不住要感慨,火焰山地界的居民,过得可真苦啊!命中没能降生在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都是在大自然的贫瘠凶恶处艰难地讨生活。十年才收一季粮食,他们能有多少积蓄呢?可是啊,为了生存,还要从这些收入中挤出来凑齐那么多的礼物;如此周而复始。不过呢,和陈家庄的人们比起来,他们又算是比较幸运的,至少罗刹女只是要财物和牲口,而灵感大王却要村民的亲生儿女献祭啊。
故事讲到这里,看起来矛盾变得很简单,很容易解决:火焰山炎热难行,这是天灾,但却知道灭火的宝贝和主人,况且也不是特别厉害凶残的妖邪,是个女流之辈,以孙悟空的功力,难道还敌不过吗?
可是,恰恰是这种看起来容易的事情,做起来最多波折,不但出乎咱们读者的意料,而且就连孙悟空本人,也掉以轻心,才闹出了“三调芭蕉扇”的大费周章。
第一次,孙悟空上门讨要,罗刹女记着孙悟空击败红孩儿的仇,不给芭蕉扇,一扇子把悟空扇飞了。悟空有高人相助,从灵吉菩萨那儿得了定风丹,再回来,变成了一只小虫,飞进罗刹女的茶杯里,罗刹女没有提防,把孙悟空喝进了肚子。这下孙悟空尽占先机,在肚子里拳打脚踢,要扇子。罗刹女给了把假扇子,孙悟空也没有足够的防备。这是一调芭蕉扇的失败。
第二回,火焰山的土地告诉悟空,真扇子得找牛魔王要,于是悟空调转方向。牛魔王在哪儿呢?他虽然是罗刹女的丈夫,两人却不住在一起,原来是牛魔王有了“小三”,“白富美”玉面公主狐狸精,家私巨大,却孤身一人,招赘牛魔王来护身。牛魔王也记红孩儿的仇,不肯借扇子,和孙悟空打了一架,两人正不分胜负,忽然接到一份请帖,这牛魔王就说,不好意思啊,我先去赴宴,回来咱再打。把孙悟空放了鸽子。悟空不干了,跟着跑到了赴宴地点,原来在一个什么万圣老龙王的龙宫。我们知道,悟空惯会坑蒙拐骗,机灵无比。他就趁势偷了牛魔王的坐骑,叫做“避水金睛兽”的,去哪儿呢?去骗牛太太——罗刹女了。这一次在罗刹女这儿十分顺利,从罗刹女的角度看,她正是个老公长久不在家的怨妇,忽然见到日思夜想的“当家人”不告而回,很自然的,降低了防备心,把真的宝扇交给了孙悟空。就连悟空变的牛魔王,不知道宝扇变大变小的口诀,都没能令她疑心,因为老公回家太开心了,得意,就容易忘形。好,这第二回“调”芭蕉扇,不是到手了吗?没完。原来,这宝扇要用的时候,能变大,不用的时候呢,可以缩小成杏叶大小,可以藏在舌头下边,不容易丢失。孙悟空把扇子拿到手以后,是小杏子叶的模样,他就想试试那个口诀管不管用,口诀是真的,扇子变大了,比悟空还高呢,这时候他才想起来,忘记问变小的口诀了。没奈何,只好把扇子抗在肩膀上驾云回去。牛魔王那边呢,也发现扇子被悟空偷了。因为悟空扛着又大又沉的扇子,大概就不方便驾筋斗云了吧,很快给牛魔王给赶上了。这老牛也有点机灵劲儿,想,我如果直接上去抢,他一扇子就能把我扇得十万八千里远,不如我使个计策。他变成猪八戒的样子,上去说:师兄辛苦啦!我帮你扛扇子!刚才咱们说什么了?得意,就会忘形,是不是?孙悟空这就是!任务成功的得意洋洋,让他降低了防备,相信了眼前看到的,吃了个大亏,好不容易坑蒙拐骗来的扇子,又被牛魔王骗回去了。这是“二调芭蕉扇”的失败,败在哪儿?其实我们会发现,跟第一次很像啊,是不是?越接近成功,越容易得意忘形;越是得意忘形,你就越容易功亏一篑。
我们之前说,情节重复,并不是简单地复制粘贴,贵在同中有异。
前两次调芭蕉扇,都是因坑蒙拐骗成功,因得意忘形而失败,那么第三次,再这么写,是不是就没有意思了呢?作者是怎样发挥的?我们发现,第三次调芭蕉扇,被写成了正面硬战,而且,是孙悟空请来了救兵后,多对一、天神围剿牛魔王的硬战!等等,这样的硬战,我们好像见过啊!在哪儿见过呢?
(三)“牛王本是心猿变”在孙悟空第三次调芭蕉扇时,情节大约是这样的:
悟空发现牛魔王骗走了到手的宝扇后,恼羞成怒,先是和八戒迎战,三人打做一团。牛魔王一时招架不住,变作一只天鹅逃脱,被孙悟空识破,悟空变作一只海东青,往天鹅身上扑去。两人竟然开始了一番变形大战。不分胜负,之后,牛魔王现出法相原身来,一只大白牛:“身高万丈,头如泰山,眼如日月,口似血池,牙似门扇。”再后来呢,来了好多天神。有金头揭谛、六甲六丁、护教伽蓝、五台山泼法金刚,更有托塔李天王并哪吒三太子等,团团围住牛魔王,最终把它降服,穿了牛鼻子,没有能力反抗了。
大家看看这一幕,似曾相识吗?我们所熟悉的,是不是孙悟空被天兵天将围困在中心?那是五百年前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才出动了天神这样的阵仗啊,现在牛魔王的待遇竟然与孙悟空如此相似,这里面又暗藏着什么样的玄机呢?
先说答案。我们可以这样讲:《西游记》中的牛魔王,就是孙悟空的一个投影,所以才能有如此高的地位。再看文中的线索。
首先,牛魔王作为一个妖怪,整本书拨给他的戏份,是很多的。多到什么地步呢?牛魔王从花果山时期,就出现了,他是齐天大圣的结拜兄弟。孙悟空走上取经之路后,又先后遇见了他的儿子红孩儿、他的兄弟如意真仙、他的结发妻子罗刹女、他的小三玉面狐狸、他的朋友万圣老龙王——有妻有儿,有兄弟有朋友,甚至连小三都有——这是多么完整的家族啊!除了没有君臣关系外,父子、兄弟、妻妾、朋友,四种人伦关系,他竟然都全了!可没有第二个妖怪有这样的待遇啊!
牛魔王既然这么幸运,拥有如此全面的关系网络,那么这些关系他处理得怎么样呢?他有孩子不教,任由他在号山称王称霸,竟然欺负当地的山神土地;他有老婆不要,跑去和小三厮混;有小三,却并不英雄护美,孙悟空打上门来,他竟丢下小三跑回原配家里去了;交个朋友叫做万圣老龙王,下一回咱们会看到,这老龙王也不是什么好人,他有个女婿,叫做九头虫,偷了祭赛国的佛宝,嫁祸给一国的和尚,专干些不光明的勾当,这是牛魔王交友不善。那么,牛魔王是一个坏人吗?也不是。在危急关头,他宁愿自己出去拼命,也不让罗刹女参战。
作为妖怪,他也没有谋害凡人性命。可见,牛魔王不是个合格的父亲、丈夫,但又不是个坏人,他就是人间一个真实男人的写照,他的生活所映照出来的,是充满酒色财气的真实人间。
其次,孙悟空和牛魔王大战这一场,不亚于五百年前十万天兵捉拿孙悟空的气势。孙悟空和牛魔王赌变化,变这个变那个,也特别像二郎神和孙悟空赌变化。佛兵天将一起出场捉拿牛魔王,阵容豪华,和孙悟空也是几乎一模一样的待遇。这都说明,牛魔王的地位,在作者心目中,和孙悟空是几乎等同的。
还有一个非常直接的证据,在第三回调芭蕉扇的情节中,有一篇韵文,写道:
赌输赢,弄手段,等我施为地煞变。自到西方无对头,牛王本是心猿变……
这里分明告诉我们,作者就是把牛魔王,当成是孙悟空的副本来写的!
我们回过头去看花果山时期孙悟空结拜弟兄的称号,也可以看出他俩特殊关联的暗示:另外五个分别是驱神大王、覆海大王、通风大王、移山大王、混天大王,而牛魔王号“平天大王”,和孙悟空的“齐天”是一个意思。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呢?从故事的人设需要来看,孙悟空是主角,天生有光环,不食人间烟火,所以,不能让他承担过多人间社会的任务。
咱们讲过,早期《西游记杂剧》中,孙悟空还是有老婆的,但是小说作者把孙悟空身上的这类人间关系全都取消了。但是,作者选中了牛魔王,让他来做所有酒色财气、情感家庭的化身,来演绎这个寓言。这个寓言是:孙悟空领着佛兵天将与牛魔王战斗的过程,就是心在和世俗的尘埃作战。
下载“学国学网”APP,尽享更多优质好课!学国学网,专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