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傻子”是八大怪之一。擅长表演徒手砸石头,他的表演带有江湖艺人的色彩。有人说是真功夫,但也有人说是为了兜售跌打损伤药,带有商业性质和江湖医生的色彩。
八大件
八大件是指北京八种不同糕点组合而成的点心匣子,又称“京八件”,分别是:翻毛饼、大卷酥、大油糕、蝴蝶卷子、幅儿酥、鸡油饼、状元饼、七星典子。
八大件为清宫廷御膳房始创,流传至民间,以枣泥、青梅、葡萄干、玫瑰、豆沙、白糖、香蕉、椒盐等八种原料为馅,用油、水和面做皮,以皮包馅,烘烤而成。京八件的皮料制作,汉族一般多用大油,满族则除用大油外,还要加些奶油。
八大居
八大居是指清代北京著名的八家风味餐馆,分别是:和顺居(砂锅居)、天兴居、鼎和居、广和居、义盛居、同和居、天然居、会仙居。
居与堂最大的区别在于只办宴席,不办堂会,因此相对规模较小,是一般官员或进京赶考秀才落脚之地。
砂锅居始建于乾隆六年,主打砂锅系列,其中砂锅白肉是招牌菜,是目前北京规模最大的主管砂锅菜肴的中华老字号。以其特有的烧、扒、白煮等手法将猪肉类精粹烹于一延,赢得“名震京都三百载,味压华北白肉香”的赞誉。
天兴居始建于同治元年,开业于前门外鲜鱼口内,是经营北京风味小吃炒肝的店铺,另有黄酒和花生米、松花蛋、咸鸭蛋等小菜,1956年,天兴居实行公私合营,与会仙居合并。
鼎和居是清末民初北京著名京菜馆,清嘉庆初年于正阳门外观音寺路北开业。炮羊肉、炒肝肠、炸小丸子、炒面片均为招牌。当时,前往琉璃厂购书的文人墨客多是此居的常客。
广和居创建于道光十一年,原名盛隆轩,开业于菜市口北半截胡同南端。招牌菜有糖蒸山药、潘鱼、吴鱼、陶鱼、江家豆腐、韩家肘子、清蒸白菜、瑶柱肚块等,广和居的兴盛意味深长,与以往的士大夫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义盛居是清末民初北京著名的南味餐馆,同治末年在宣武门达智桥口内开业。有四喜丸子、清蒸鲫鱼、清蒸鲜贝等名菜,宾客多为江南籍京官。
同和居始建于道光二年,开业于西四牌楼。商号取自“同怀和悦”,意指大家欢聚一堂,共享和悦的气氛,牌匾由末代皇帝胞弟溥杰亲笔所题。是经营鲁菜最早的餐馆,三不粘、糟溜系列、烤馒头一并成为“同和居”名震京城的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