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浙江湖州警方查获一处人造海蜇丝的摊点。一时间,“10吨假海蜇流入市场”的消息引爆朋友圈。经查,这种“海蜇丝”为化学原料合成,当事人3年内共生产超过10吨,部分成品铝残留达到600-800mg/kg,超出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对此,新京报记者自5月9日起在北京市场抽取9份海蜇产品并送检,发现样品中铝残留合格率为100%。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天然海蜇也采取明矾脱水的“三矾”工艺,导致其同样存在铝残留较高的问题。专家建议,家庭食用可通过醋浸泡或用水反复清洗去除其中的明矾。
- 实验
还好!北京市售9份海蜇铝残留未超标
实验机构:北京智云达食品安全检测消费者体验中心
实验目的:检测北京市场零售海蜇加工品中的铝含量
实验样品:从京深海鲜市场、首航超市等购买9款散装海蜇丝、海蜇头等样品。
实验过程:实验人员依据《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对海蜇加工品进行粉碎取样后,分别加入蒸馏水、检测溶液,进行超声波和静置处理。选取处理后溶液,加入显色试剂后静置20分钟,与空白对照组一起放入仪器内进行扫描检测,得出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含量数值。
实验结果:9份样品中铝含量在36.952mg/kg-47.285mg/kg之间,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500mg/kg的限值。智云达食品安全实验室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这9份样品在加入显色试剂阶段未发生明显色变,均显示为浅蓝色,说明其中铝含量在安全限值内。
- 探访
人造海蜇价廉光滑易断
5月12日,新京报记者到京深海鲜批发市场探访发现,海蜇丝、海蜇头等加工品售价为15元/公斤—30元/公斤不等。这些海蜇浸泡在盐水中,颜色微微发黄,捏起来较有弹性和韧度,闻起来有明显的海腥味。
一位海蜇批发摊主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天然海蜇、人工养殖海蜇价格有明显差异,一般品相的海蜇批发价约为4.5元/斤,但品级较好的海蜇价格则在6.5元/斤以上,“表面泛黄就是品级一般的海蜇,颜色稍白且带有红点的口感、韧性都要好很多。”相比之下,人造海蜇批发、零售价格通常在2—2.5元/斤。
另一家水产品经营商户告诉新京报记者,真海蜇丝根据品相的不同,颜色从泛黄到乳白不等,但人造海蜇丝会出现均匀的白色甚至呈现透明状。同时,天然海蜇丝的形状是不规则的长条,摸起来有明显的韧性且不易揪断,“但人造海蜇丝大多通过机器加工,看起来比较像粉条,圆润光滑且易断。”
此外,尽管法律没有禁售人造海蜇,但依据消法,商家如果没有告知消费者,则涉嫌消费欺诈,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 延伸
人造海蜇发明29年 营养不及天然海蜇
此次浙江警方查处的是“人造海蜇”。人造海蜇丝并非近年才出现,早在1987年《中国水产》便刊文称,可利用褐藻酸钠、氯化钙来制造“人造海蜇皮”。同时在部分电商平台上,均在售《人造海蜇生产工艺》等技术资料。
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翟毓秀告诉新京报记者,当时国内海蜇养殖产业尚未兴起,天然海蜇资源比较稀缺且价格较贵,所以催生了“人造海蜇”这种特殊的代食品。人造海蜇多使用褐藻酸钠,用氯化钙、葡萄糖酸钙溶液来定型,这些原料均在国家允许的食品添加剂范围内,“如果使用的都是食品级原料,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尽管如此,由于人造海蜇丝的低廉生产成本和高额利润,导致其存在多年。新京报记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了解到,2015年以来出现过6起“人造海蜇”铝残留超标案件,其生产成本约为1元/斤,犯罪嫌疑人多以2元-3.5元/斤的价格在农贸市场销售,利润率高达100%-250%。
同时,人造海蜇丝的生产工艺也开始出现变种:当事人大多使用食品添加剂海藻酸钠为原料,并辅以硫酸铝铵(明矾)、无水氯化钙兑水的方法生产颗粒状、丝状人造海蜇。经相关部门检测,几起案件中铝残留普遍在116mg/kg-1371mg/kg之间,高于当时《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所规定的100mg/kg上限。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吴文惠告诉新京报记者,国家对人造海蜇无明确禁止,也无相关标准,但其营养价值不如天然海蜇,“天然海蜇富含丰富的胶原蛋白、多糖成分,但人造海蜇里仅有多糖化合物。”
天然海蜇也有铝超标 用醋浸泡可去除
事实上,铝含量过高问题同样困扰着天然海蜇加工业。
大连天正实业公司董事长孟雪松告诉新京报记者,海蜇在较长时间离开水后会出现融化,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必须使用明矾、食盐来脱水、腌渍,以去除海蜇中的水分并加速其蛋白质凝固。这个过程中,明矾中含的铝元素会残留在海蜇皮表面,只有经过泡发、清洗等工序后才能直接食用。
一位海蜇企业加工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如果用100mg/kg的残留标准来严格执行检测,恐怕业内所有的产品都得下架,厂家都得关门停产。”
对此,农业部在2013年对北京、辽宁、河北等10个省市的520家生产企业、市场进行了调查。一位专家组成员告诉新京报记者,此次调查某种程度上催生了2015年GB2760-2014新标准的出台。新国标将铝元素的残留限制从100mg/kg提高到了500mg/kg。
不过,该残留限制与人体合理摄入量相比仍显偏高。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WHO/FAO)将铝的每周可容许摄取量暂修正为每人2mg/kg体重。如果按照新国标计算,一位60kg重成人每周食用240g国产海蜇丝就可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标准上限。
翟毓秀告诉新京报记者,从对北京市场的9个海蜇样品检测结果来看,其中铝元素残留均在合理范围。他建议,由于铝残留在酸性条件下会加快溶出,因此一般家庭可使用醋浸泡,或者用水浸、漂洗多次的方法,去除海蜇中的明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