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这位大文豪一直为我们喜爱,他是一位多产作家,有大量的作品流传至今,著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现存的词有三百六十二首,诗有二千七百多首,传世文章二十多篇。总数超过三千!
真的是相当的多,而且我们可以想象,在历史长河的洗礼下,辗转漂泊中,肯定有不少作品流失,未能流传下来。也就是说,苏东坡真正创作的作品,可能远远不止这个数。
可是目前,现存的苏东坡真迹却非常之少,在中国仅存50余件(内地10余件、台北“故宫博物馆”40余件)。画作仅仅只有三件:《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和《木石图》。
为什么会这样呢?让我们顺着历史的长河去寻找一下原因。
原因一:
在王安石变法中,苏东坡作为保守派中的风云人物,又喜欢对他看不惯的各种问题大发议论,身为名人,影响力极大。变法派中就有小人专门针对他制造了“乌台诗案”,他被捕了。由于担心兴起文字狱的小人在他的作品中寻找更多的“罪证”,(古代那种变态的文字狱,对文字的各种曲解,相信大家在读历史的时候都有所感受)所以,他的十之六七的作品被她的第二任妻子付之一炬。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这样记载:
在给文彦博的信里,叙述家里烧了他大部分与友人的通信和手稿。家里人到了安徽宿县,御史台又派人搜查他们的行李,找他的诗、书信和别的文件。有些兵把船包围起来时,女人和孩子们怕得很,那些兵把他们的东西胡乱扔,就如一般兵士执行勤务时一样。兵丁走后,女人们气冲冲地说:“这都是写书招惹的。他乱写东西有什么好处?把人都吓死了。”然后焚烧他的手稿,后来东坡发现残存者不过三分之一而已。
原因二:
在宋朝,围绕着王安石变法,官员们分成了新党和旧党两派,你方唱罢我登场,两派争斗不休。后来蔡京上台,他把反对他的司马光 、苏轼等三百零九人扣上“元祐奸党”的帽子,在德殿门外树立“ 党人碑 ”,不许其子孙留在京师,不许参加科考,而且碑上列名的人一律“永不录用”,可谓狠毒至极。这就是历史上的“元祐党禁”。
后来,在苏轼死后第二年,在蔡京等人的煽动下,宋徽宗对苏轼发出“清缴”命令,“天下碑碣榜额,系东坡书撰者,并一例除毁。”也就是说当时凡是石碑上刻的字属于苏体的,都要毁掉。其后宋徽宗还有更严重的一条命令,苏轼“片纸只字,焚毁勿存”,这八个字,就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一般,使得苏轼书画碑文等等真迹遭遇了灭顶之灾!
浩劫三
在历史长河中,多少文物流失。特别是战争年代,能流传下来的都是幸运者。看看李清照保护文物的艰难,【她出生官宦之家,夫家也位高权重,人脉广,也有经济实力,还十分热爱文物,甚至存有在危难时刻与文物共存亡的想法】可在乱世中,她最终保护下来的文物寥寥无几,几乎全军覆没。
北宋苏东坡,千古一才子!想着他又该有多少颠倒众生的惊艳之作,可惜未能一睹,实为憾事!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