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2020年是魔幻的一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一场“疫情”的风暴,吹走了多少“伪善”的外衣。方方的一本日记,使曾经那些占据中古舆论制高点的“公知们”彻底掉下了神坛。
在全国人民同心抗疫的关键时刻,方方之流用听说来的“满地无主的手机”制造虚假故事,以达到其污蔑中国的目的。
从高晓松到今天的方方之流,公知在中国的舆论场上,已经不复当年的风光,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当今中国的青年人能够正确、理性地看待公知的言论,能够用一种积极向上的视角认识今天的中国。
有人用鲁迅先生来比喻公知,鲁迅也曾经用辛辣的笔触去批判社会,公知们也同样是在批判社会,这二者难道不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因为公知和鲁迅之间有着一整个中国。
鲁迅
公知的兴衰历程何为公知?
最开始,我们将公知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简称。公共知识分子最早可以追溯与法国的启蒙运动,是指具有一定的学术背景和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当中的知识分子,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人会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这种批判之中包含的是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是对社会不公的反抗。
但是在中国社会的舆论环境之下,公知与公共知识分子逐渐变成了两个感情色彩截然不同的词语。
时至今日,我们将“公共知识分子”作为一个偏褒义的中性词,而“公知”已经彻底变成了一个贬义词。
现在的“公知”更多的是用来形容那些打着知识的旗号,批判中国社会,一面倒地宣扬西方社会的美好,借助公共平台、影响社会舆论从而达到其政治目的的人物。他们之中不仅仅有学者、有文青、还有各种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意见领袖。
方方
我们今天说的“公知”一般有以下特点:
第一,将批判体制当作一种政治正确,忽略社会现实;
第二,唯美国马首是瞻,以西方价值观当作万能灵药,四处兜售。
第三,他们拥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有的是有一定名气的媒体人,有的可能出身于高知家庭,名校毕业,或者事业有成。
公知的辉煌大约在十多年之前,他们凭借其自身的知名度和社会背景占据了信息传播的平台和渠道,向社会大众宣扬着西方社会的美好,将发展中的中国批判得体无完肤。
在那个年代“公知们”的言论被写在各种杂志、文摘当中,当时的学生如果能在作文中引用几句他们的话,绝对能为作文增色不少。他们的言论往往包裹着“文艺”的外衣,带着所谓“哲理”与“思辨”的光环。
公知,似乎变成了我们了解国外世界的窗口,这个自带滤镜的窗口让我们看到了天堂般美好的西方社会。公知成了知识的代名词。
当时公知的生存土壤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当时中国的国际环境还比较和平稳定,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同中国的关系相对较好,中国人民渴望了解大洋彼岸的西方国度;
另一方面则是享受了“信息不对称”的红利。在互联网新媒体远没有今天发达的年代,掌握了传播渠道的公知们就变成了中国民众了解国际的主要渠道之一。
而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国内环境急剧变化。首先是国际方面,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相对紧张,西方国家为了遏制中国,肆意操纵仇中反中的情绪,在各方面对中国进行打压,而作为西方代言人的公知们在中国民众之中自然也讨不到好处。
这时,有人可能要问了,公知与鲁迅表面上看起来都是在批判社会,有人甚至将鲁迅称为民国的公知,那么两者之间的差距究竟表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