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相克”的说法出现的原因?
所谓“食物相克”,其实是由于大量混食两种或两种以上性状相畏、相反的食物所产生的一种肠胃道不良反应症状。一般主要可能是引发以下2种情况:
营养物质在吸收代谢过程中发生拮抗作用互相排斥,使一方阻碍另一方的吸收或存留;
在消化吸收或代谢过程中,进行不利于机体的分解、化合,产生有害物质或毒物者;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营养科专家唐大寒教授表示,食物相克是中医食疗的一种说法。
在现代营养或相关学科专著中并无“食物相克”一词。
中医食疗理论认为,食物也与中药一样具有寒、凉、温、热四气和咸、酸、甘、苦、辛五味等食性;而人的体质有寒、热、虚、实之分,如果将食性完全相反的两种食物同时食用可能会相互抵消其食疗效果。
现在的很多食物相克传言属于“以讹传讹”,即便是古人流传下来的经验,也并不能保证其每一种说法或经验都准确无误。
如食物本身毒素、食物污染、食物变质、食物过敏、暴饮暴食及过度偏食等饮食失节及某些偶然巧合所发生的饮食问题,都有可能错误地认为是食物相克。
中国消费者报的记者走访了有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了解到,在他们以往一些食物中毒案例分析中,还尚未发现过一起是由于食物相克引起的类似食物中毒的事件。
所以说,麻麻们要科学看待“食物相克”。一个营养均衡、食物多样化的饮食,才更有利于宝宝的身体健康。
宝宝食物搭配的注意事项
尽管“食物相克”并不可怕,但是对于宝宝而言,他们相对娇弱的肠胃,稍有不慎还是比大人更容易出现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因为食物本身,而是宝宝的身体还没有做好应对这些食物的准备)。下面给麻麻们列举一些给宝宝添加辅食时要注意的一些点:
给宝宝添加辅食要注意循序渐进,初期要先从单一食材开始,逐步排除宝宝对常见食物的是否存在过敏或不适应。不要一上来就给宝宝一顿来上好几种食材,一是宝宝不一定能消化吸收的了,二是一旦过敏很难找出过敏源(发现确认后,至少三个月以后再添加,大部分食物过敏会随着宝宝长大而消失)。
食物污染、变质、加工不到位,其实是很多食物中毒的最主要原因,在宝宝辅食制作上,这点需要麻麻格更加上心,不单单是卫生条件要求更高(蔬菜水果要新鲜,尽量现做现吃),食物的加工状态也很重要(一定要熟透,软硬程度和大小符合宝宝咀嚼能力)。
有些不适合宝宝食用的,尽可能避免。比如,1岁内不加盐等调味品;避免给小宝宝吃易致敏的带壳类海鲜和一些含汞量高的深海鱼;纤维素太多的菜梗也不适合宝宝消化;蜂王浆、豆浆等也不建议2岁内的宝宝食用等等。
根据宝宝体质和身体状况的变化调整饮食。如宝宝在风热感冒期间,应该服用百合梨汤等凉性降火食疗方,而不是选择用来驱寒的姜汤;宝宝出湿疹、生病期间,最好不要再给宝宝吃海鲜等一些大发之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