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阳逻国际港水铁联动二期项目,解决武汉水铁联运“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水运与铁路运输无缝对接。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武汉《规划》提到,要做强多向拓展、内畅外联的中部陆海大通道,构建链接全球、覆盖广泛的航空客货运输大通道。加快提升中欧班列(武汉)跨境通达与集散服务能力,构建形成联通欧洲、覆盖中亚、衔接日韩、连接东盟的中部陆海国际大通道。到2025年,国际及地区客货运航线数达到80条。武汉《规划》还提到,推进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邮政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提升和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枢纽经济。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到,完善城市群快速公路网络,加强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也提出,推动武汉、长春、西安等都市圈高速公路环线建设,实施部分高速公路拥挤路段改扩建工程。推进城市内外交通衔接改造工程,推进国道107、国道320、国道329等城镇过境路段升级改造。全力打通公路省际待贯通路段。
建设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和武汉至周边城市射线

武孝城际列车从三环线上飞驰而过。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武汉《规划》提出,建设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和武汉至周边城市射线,实施京港澳高速武汉段、沪渝高速武汉至黄石段改扩建,新建武汉至天门、武汉至松滋高速,推进武汉经黄州至浠水高速、硚孝高速延长线、岱黄高速改扩建等项目前期工作,谋划形成以武汉为中心、辐射城市圈的“七环三十射”高快速路网络,实现武汉至周边城市的直联直通直达。推进国省干线达标提质,加快待贯通路段建设,推进二级及以下低等级路段改造,实施国道107、国道318、国道106改建项目。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建设武汉等20个左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在武汉等城市建设具有较强国际运输服务功能的铁路枢纽场站。京津冀—粤港澳主轴有一条路径会由北京经过武汉到达深圳;长三角—成渝主轴有两条路线经过武汉,分别是由上海经过南京、武汉到重庆,由上海经过九江、武汉、重庆到成都。
聚焦铁路客货运双枢纽建设
形成“五主两辅多点”客站格局

武汉动车段高铁蓄势待发。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摄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增强武汉等枢纽城市的国际门户作用,完善武汉等枢纽规划,建设武汉西站等综合客运枢纽场站。
武汉《规划》提出,聚焦铁路客货运双枢纽建设,形成“五主(武汉站、汉口站、汉阳站、武汉天河站、武昌站)两辅(武汉东站、长江新区站)多点”客站格局;进一步完善吴家山集装箱中心站一级物流节点和滠口、大花岭二级物流节点,预留阳逻、光谷、常福等货运站场建设条件,形成“1 2 3”三级物流节点网络。构建高铁物流系统,建设全国高铁快递转运分拨中心。依托吴家山国际铁路枢纽和场站,推进汉欧国际综合物流园建设,创建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
建设“超米字型”高铁网,建设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武汉至合肥段,武汉枢纽直通线、京港(台)高铁阜阳至黄冈段等,争取将武汉至贵阳、武汉至南昌高铁等纳入国家规划。规划研究武汉—红安连接线、武汉—罗田—英山—安庆高铁、武汉—黄石—九江高铁新通道,争取在武汉东西主轴、南北主轴及长江中游城市群间逐步建成客运双通道。
《国家综合立*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国家邮政快递枢纽主要由北京天津雄安、上海南京杭州、武汉(鄂州)郑州长沙、广州深圳、成都重庆西安等5个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集群、20个左右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45个左右全国性邮政快递枢纽组成。
建设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

3月19日,鄂州花湖机场试飞任务圆满完成。 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摄
武汉《规划》提出,建设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依托武汉天河机场和鄂州花湖机场,加强国际快递航空枢纽、口岸国际邮件交换站和快件监管区建设,推动邮政和快件处理中心等基础设施与交通枢纽同步建设。
畅通国内国际邮路运输通道,形成通达广泛、互联高效的邮政快递网。聚焦重点国家,完善日韩、东南亚、俄罗斯等周边区域国际邮路通道,逐步打通面向西欧、中东、美洲、非洲、大洋洲等远程区域寄递邮路通道,推动建设服务稳定的国际网络。
(长江日报记者王谦)
【编辑:郑晓晓】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