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一个人能立户吗,女方户口不迁走的危害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26 17:28:38

网络图片

在老年公寓整天无所事事,就是看看电视,偶然看见某电视台栏目调解家长里短,大多有了结果,宋老太拿定主意,找到电视台寻求帮助。

三、连连叫屈的大儿子

记者听完宋老太讲述,弄不明白三个儿子为何如此对待,话说老人无钱子不孝,老人有了钱,儿子们不是该抢着来孝顺嘛!

宋老太一听记者反问,长叹一口气,说来说去都是拆迁惹的祸,与三个儿子之间的关系变得很差,甚至有些水火不容。

记者想想也是,一家不知一家事,哪有千家事相同,还是先去听听宋老太的儿子们怎么说。

在一处户型精致的高层住宅 小区,记者找到了大儿子的家,这当然得力于宋老太的指路。

宋老太敲着大儿子的门,里面毫无回应,无人应答,任凭记者多次敲门,门内依然没有动静,房门纹丝不动。

记者把宋老太领到司法所,赡养老人的问题并非只有道德约束,如果真是触犯法律,也得先调解。

司法人员热心接待,很快联系上了大儿子,一番耐心沟通晓以利害,大儿子答应迅速来到。

只是大儿子不愿正面面对自己的母亲,要求记者带离母亲,这让记者没有想到,母亲十月怀胎一根血管相连,如今却是不愿呆在一个房间,不知是悲哀还是封刺?

宋老太没有发火,也许早已习惯,一个人拄着拐杖默默离开办公室下了楼,孤独落寞的背影特别扎眼。

大儿子刚一落座就滔滔不绝,如今母亲的局面都是咎由自取、偏心所致,不值得同情,似乎自己才是公平和正义的化身。

大儿子说:拆迁时,母亲与两个弟弟签订协议,没有叫上我,这不算排斥吗?这是公平吗?母亲当我儿子吗?弟弟当我是哥哥吗?

大儿子一连串发问,让记者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作答……

记者对大儿子说:“你家母亲手握26万,不就是拆迁款吗?”

单身一个人能立户吗,女方户口不迁走的危害(5)

网络图片

大儿子不听还好,一听更气:“老宅征收补偿实际上有32万,还有6万偷偷被母亲给了二弟。”

记者一听也是吃惊:真的吗?怎么还有这样的事?

大儿子一顿埋怨: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们都是你儿子,凭什么偏心二弟,弄得我和二弟的关系还不好。

大儿子的委屈还不仅仅是对拆迁款分配不匀,更是多年来早已对母亲有意见。

母亲与父亲离婚时,自己才22岁,母亲一走了之,远赴他乡做生意,极少母子能团聚,父亲多年来的生活都是靠自己和两个弟弟照顾。

母亲从来都是为自己的生意,为自己而活,对子女不管不顾,时间久了,我们母子间的感情就越来越淡了。

四、记者找寻6万之谜

站在楼下的宋老太一脸严肃,应该估计得出楼上大儿子在声讨自己,说些什么,见大儿子迟迟不下楼,记者没动静,便颤颤巍巍摸上了楼。

宋老太一坐下便直奔主题,解释自己并未对哪个儿子偏过心,并未多给二儿子拆迁补偿款。

大儿子言之凿凿,母亲当面解释,但大儿子根本不信,认为母亲的澄清一文不值,咬定母亲把6万元给了二弟。

大儿子说偏心给了,母亲说未曾给过,母子二人争来争去,互不相让,争个几天几夜未必会争出结果。

解铃还需系铃人,记者一想,何不一起去亲自问问二弟,除非二弟贪心青天白日胡说。

一起来到二弟住所,二弟见一行人兴师动众找上门,猜到为何而来,急忙解释缘由。

单身一个人能立户吗,女方户口不迁走的危害(6)

网络图片

原来拆迁安置时,母亲单身一人不能单独立户,按照政策必须挂靠某个儿子方能完成。

当时,哥哥妹妹全都完成定迁协议,就自己还未完成,母亲只能挂靠在自己名下,但当时不知一个人安置费能确定拿多少,担心日后拆迁安置引起纠纷,就想与母亲签订一份协议。

由于弟兄几个就自己人多田少,总想拆迁多分些款项,就和母亲商量,不管将来安置费拿到多少,按照最低保障26万保底母亲权益,余下部分就算是母亲挂靠在自己名下所做的补偿。

当时也知道签订这个协议,需要与其他兄弟姐妹商量或者见证,碍于曾经因为父母赡养以及征收款的问题,跟大哥的关系闹得很僵,为了避开矛盾,顺利签下协议,故而没有通知大哥。

签订协议时,虽然大哥不知情,但其他哥哥妹妹都在场,总以为不会再出什么问题,谁知道就是这个协议被大哥死死抓住一直拿捏,导致兄弟矛盾升级,母子反目成仇。

五、调解以失败告终

母子几人,真应了那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母亲委屈,儿子怨恨,这家难念的经怎么念?

记者一想,情理讲不通,那就讲讲法,不管儿子们再多理由,不是不去赡养看望母亲的理由,于情于理于法,从讲法开始。

记者又把宋老太以及三个儿子一起带到司法所,看看母亲的赡养问题到底能不能解决。

宋老太不知是故意作难还是其他考虑,提出要求三个儿子每月拿出1000元来赡养自己。

大儿子首当其冲,直接不瞒不藏明确表示反对,一来自己家庭负担很重,二来自己打工收入有限,三来你不是还有拆迁款吗?

宋老太提出这样的要求也许有备而来,就想看看儿子们特别是大儿子是啥态度,毕竟儿子是自己所生,性格实在是太了解了。

对于大儿子的哭穷,宋老太不为所动,表示不能接受。

单身一个人能立户吗,女方户口不迁走的危害(7)

网络图片

记者再问问其他儿子什么看法,没想到三个儿子都是一样的想法:母亲独住老年公寓吃饭方便,还有人照顾有人作伴,那是天大的享福、最好的归宿,为何母亲就不能现实一点,替儿子们考虑一下呢?

当然,儿子们也作出承诺,哪天母亲生病,儿子们一定义不容辞,会担起轮流照顾的责任,平时也会多抽时间过来看望,大可不必改变目前的生活现状。

儿子们的承诺虽好,却与宋老太的心里期望相去甚远,记者和司法所工作人员觉得为难,提醒宋老太如要坚持诉求,可去法院起诉。

宋老太对于司法所的提议当场给予了否定,说自己的儿子自己疼,不管儿子们如何对待自己,毕竟还是自己的儿子,想给儿子们一次孝敬自己的机会。

宋老太等着儿子们哪天能幡然悔悟,有生之年修复受损的母子感情,重拾儿子们少年时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调解未能达成宋老太心愿,不知道老太内心有何波澜,只知道宋老太步履蹒跚离开社区的背影,相当落寞,何其心酸。

三个儿子没有看一眼母亲失落的背影,早已经弯腰驼背,甚至一个儿子都没有送母亲下楼,也许是儿子们愣是没有想到,也许是儿子们本就对母亲无感,也许是长期对母亲养成的麻木……

六、每个人终会老去

宋老太孤独的背影不忍直视,谁说不是我们哪天老了的缩影?

宋老太当然有其不够完美的地方,年轻时为生意抛家远行,年老时与儿子修复感情不够,拆迁时办事欠缺周到,但都不是儿子们对其不管、不顾、不看的理由。

大儿子的行为可以用“不孝”形容,理由说得冠冕堂皇,想不通其他两个儿子为何对母亲同样冷漠,难道是为了向大哥学习?害怕受到大哥的诬陷?

更想不通宋老太还有个女儿,毕竟是件小棉袄,为何从没有听到她的声音,好像住得还很近,难道有样学样,跟着大哥学习不孝?

单身一个人能立户吗,女方户口不迁走的危害(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