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宁为什么那么强,张怡宁为什么没有排名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3-16 12:32:57

2022年/第147篇作者:杨 磊

张怡宁为什么那么强,张怡宁为什么没有排名(1)

在乒乓球方面,我是一个爱“胡思乱想”的人,经常各种联想、各种自问自答:

张怡宁的时代已经过去,但“第三代大魔王”的传说还一直在江湖上流传。我曾无数次地想,“为什么张怡宁成(功)了?她的成功秘诀是?为什么偏偏是她?”

当读罢《乒乓不了情》一书,了解到张怡宁真实的点点滴滴与她的成长故事,我由衷感叹:

“如果连张怡宁这样的人都不能成功,那才是天理难容”!

为什么会有如此感慨?

读完全文,我相信您也会找到自己的“答案”。

当然,如果视野再放开一些,看看钱学森、袁隆平、郎平、杨利伟们这些曾站到某个领域最顶尖层次的人们,他(她)们身上都有一些共通的、永恒的的东西,跨越领域,超越时代。

张怡宁为什么那么强,张怡宁为什么没有排名(2)

01写在前面的话

周树森教练从1981年5月开始在北京队担任主教练,一直到2009年退休,在北京队干了整整28年,人生有多少个“28年”?

周树森教练亲历了北京队特别是女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2009年由低谷到最高领奖台的整个奋斗过程。

更为难得的是,从1992年第一次见到张怡宁到2009年全运会后张怡宁逐渐淡出,周树森教练见证了她的整个职业生涯。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描述了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2009年全运会女单决赛,再没有了四年前的荡气回肠,张怡宁“有点儿平静”地蝉联冠军。

最后一个球落地,张怡宁静静地转过身微笑着向我走来,我们轻轻拥抱,她说了—句:“周指导,谢谢”!

我知道那是我在北京队执教的终点,之后我将离开自己带了28年的队伍,同时我也早知道那是张怡宁职业生涯的终点,之后她将要结婚回归家庭生活,所以那个瞬间真的是特别感慨,我们彼此都眼里含泪,在心里默默告别。

有这样真挚的感情,文字绝不会虚假。让我们伴随着周树森教练的视角,透过他平静而真实的文字,看一看张怡宁的成长之路,探寻曾经世界女乒最强者的成功之道。

02关于天赋

我第一次看见张怡宁是1992年,那时候她已经是北京市少年冠军了,我去什刹海看她们这些小队员训练,给她们讲了一堂课,当时她们的家长们也都在。

过了很多年之后,有一次她妈妈见到我还说:“周教练,我和宁宁都还记得你那次给我们讲课,那时候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打世界冠军,要打奥运会冠军。

那会儿张怡宁和李佳薇是同一批孩子里成绩最好的。 张怡宁第一,打比赛几乎一场球都不输,李佳薇第二,所以我顺理成章地把她们挑到了北京队。

张怡宁当时在北京乒乓球圈挺出名的,我很早就听说过这孩子很棒,是北京体校里面的尖子。但她在体校的时候参加全国体校比赛还拿不了冠军,输给过河北的牛剑锋和白杨。那一批苗子里,全国最好的运动员都在河北和北京,青年比赛和北京队争冠军的总是河北队。

张怡宁一进北京队,1994年和1995年打全国青年比赛的时候,我们就赢河北了,扳过来了。

现在看起来,那批队员从小就一起“掐”,一直“掐”到最高水平比赛里。她们小时候都很棒,看不出来什么,但在通向最高水平比赛的路上,各种因素就会组合到一起,包括心理因素、思想因素、人的素质,所有的东西都要综合起来,结合最好的人才能冲顶。

各行各业各个领域,能达到顶尖水平,毋庸多言,天赋差不了。

比如,张怡宁之于乒乓球。

但是,光有天赋还远远不够,还要“所有东西都加起来,结合最好的人才能冲顶”,这让我自然而然想起了很多人很多事,过去、现在和未来,差一点都不行。

所以,有些人没有登顶,不必过于苛责,站在顶端的人,永远是凤毛麟角。

但是,具体到普通的自己,我又经常告诫自己:“要多努力,多付出”。因为我知道,于平凡的自己而言,生活学习工作从来没有把我逼到“拼天赋”的层次,欠缺的只是勤奋罢了。

如果足够努力,拔不了尖,但依然能做到优秀。

张怡宁为什么那么强,张怡宁为什么没有排名(3)

03有些东西与生俱来

有的年轻小将可能在担起重任时会有畏难情绪,但张怡宁从来没有,这一点是真棒。

这十年里,张怡宁从来没有一场比赛前说过她愿意跟谁打、不愿意 跟谁打、好打的是谁、不好打的是谁,张怡宁一直以来的想法都是“我都要打,我要想成才,所有的对手都要打过,我都得贏才能上来”。

人越成熟,张怡宁越这样想,都成为北京队台柱了还躲这个躲那个的,用躲吗?当然张怡宁也输过姜华珺、孙晋等等,但她不怕,再不好打的对手她也要打。

“不怕,更不躲”。知道自己的目标是打到最好,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要打赢所有对手。

张怡宁外表看起来柔弱,但骨子里的性格“一点也不柔弱”,比纯爷们还硬朗。

这些内在的东西不显山不露水,但往往是能走到最后最为关键的因素。

张怡宁为什么那么强,张怡宁为什么没有排名(4)

04人小,心大

1997年进国家队后,张怡宁进步得更加迅速。

1999年就参加了世乒赛,拿到女单亚军,势头很猛。第一次打世乒赛就拿亚军,大家都觉得她比较顺,在她拿了亚军后我问她,我说你想过(自己)能拿世界第二吗?

她说:“我出发以前就自己在房间默默地想,我要么就不打,要打就拿冠军"。

当时把我吓了一跳,十八九岁的孩子自己就有这个想法,真的很有志气。

“雄心壮志”从来不是外人强加给的,那是自己内心萌发的种子,只待一个机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05遭遇坎坷

2000年初,张怡宁参加了在马来西亚的世界锦标赛团体赛,冠亚军决赛和中华台北打,她输给徐竞一分。在这之前张怡宁参加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前景是很乐观的,结果这场球输完,国家队让她在香港参加预选赛,拿第一才能去悉尼。

本来张怡宁输了徐竞以后就很懊丧,奥运会名额又要自己打出来,整个人很低迷,我一直盯着她到香港,当时赛前怎么跟她说,她一点点都听不进去,比赛也打不进去,赢的时候都有点儿恍惚,后来是孙晋拿到第一,去了奥运会。

她回来以后情绪很低落,回来让她休整了一段,让她妈妈陪她去杭州,待了有10天。

从杭州回来以后,我继续做张怡宁的思想工作。我告诉她,在世界大赛里第一场输了,第四场要接着打,要是不能尽快缓过来,整个团体赛就很可能会输在一个人身上,关键是要吸取教训。

“你第一次打世锦赛团体赛,输了一场一点儿也不怪你,谁都会有这个情况,现在要想的是怎么通过比赛吸取教训,能对自己以后有帮助。能够在思想上面做好准备,不会再紧张到失常,紧张谁都有,但是要很好地发挥水平,去拼人家。如果紧张到失去原来的水平,以前所练的东西就都白练了。练得再苦,最后比赛的时候因为紧张失常,就什么都没用了”。

张怡宁听进去了我的这番话,终于从低迷中走了出来。

张怡宁为什么那么强,张怡宁为什么没有排名(5)

06禁赛风波

张怡宁的单打夺冠道路实际上是很坎坷的。

1999年荷兰世乒赛、2001年大阪世乒赛她都是2比0领先被王楠翻盘,2001年九运会单打的时候,张怡宁又是2比0领先,第五局打到5比20落后,王楠的发球她直接往网下一打,意思是我不要了。

当时的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富荣在看台上看得非常生气,在全运会决赛这样打球,又面向全国直播,他说是中国乒乓球界40年来没有过的情况。

张怡宁受到了处罚,停赛三个月,写书面检查。那次停赛对张怡宁触动比较大,她刚20岁不到,在成绩上刚刚起步,以后的路还很长,她对自己的错误认识得比较快。

当时李隼和她谈了很多,她自己下了决心,说自己在思想上斗志不够,看到2比0领先,人家又追上来,自己又慌了。前面有点儿放松,后面有点儿紧张。

在停赛期间她很好地吸取了教训,也刻苦地坚持训练,能够在解禁以后用很好的状态去参加比赛。虽然三个月没打比赛,但由于张怡宁自己训练刻苦,思想上疏通得也好, 2002年亚运会里打了冠军,第一次在大赛中赢了王楠。

亚运会后,张怡宁接着又获得2002年职业巡回赛总冠军,世界排名也上升到了第一名,那时候我们没有人能想到她会在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上称霸10年,在这10年中只有一个月被郭跃超了过去,世界第一的总时间超过了王楠和邓亚萍,她自己也很珍惜这个记录。

2004年,张怡宁终于拿到梦寐以求的奥运会冠军。而2005年全运会让张怡宁真正奠定了她世界第一的地位。

错过悉尼,遭遇禁赛,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成长不坎坷?强如张怡宁,也有与机会擦肩而过的至暗时刻,但那又如何?

挫折,对于真正强大的人来说,不过是“薄发”之前的“厚积”。

文章有些长,分为上、下两篇,本文为“上篇”,下篇中将讲到“张怡宁24岁就想退役、退役的原因竟然是?留下来继续打的理由竟然是?”等等有趣的内容,如果感兴趣,欢迎继续关注。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