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格特点,林黛玉有什么性格特点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4-26 15:13:54



作者张黎明,男,生于1963年,甘肃省泾川县人。1985年毕业于西北师大中文系,先后从事过教育工作、公务员工作以及企业中高层管理工作,现任《新课程报·语文导刊》执行主编。系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

从1985年起,先后在《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飞天》《散文》《散文百家》《读者》《博览群书》《台港文学选刊》等国内100多家报刊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及学术论文共900多篇。出版散文集《瞬间的灿烂》、励志类读物《做个知本家》(与张琦合作)、长篇小说《前途无量》。先后有10多篇作品入选不同文集,另有10多篇作品被《读者》等选刊转载。先后获得省市级各类奖项10多次。

长期致力于《红楼梦》研究,已在《书屋》《红楼》等报刊上发表有关《红楼梦》的论文、随笔与杂谈10多篇。2019年3月,由团结出版社推出红学研究随笔集《万千滋味品红楼》,目前在当当网、京东商城等网站销售。


林黛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格特点,林黛玉有什么性格特点(1)


作者

张黎明

黛玉是《红楼梦》中最有才气、最有灵气的女子,又大约是《红楼梦》中最苦命的女子。读者在赞赏黛玉气质高雅、才气出众,为她的不幸遭遇扼腕叹息的同时,又常常会反感或惋惜,她的性格居然是那样地敏感自尊、高傲任性,有时还十分尖酸刻薄、不近人情,为此不知吃了多少本不该由她来吃的苦头。


许多读者也许会有这样的想法,一个冰雪聪明、纯情可爱而又十分多才的姑娘,如何会成为这样一个不可理喻的人呢?既然作者把她作为《红楼梦》的女一号来写,也确实在她身上倾注了无限的深情,那为什么要把她塑造成这个样子呢?难道就不能让她的性格更完美一些?

林黛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格特点,林黛玉有什么性格特点(2)

黛玉性格中的确有这样一些明显的缺点,她的一些言行也的确比较出格、过分,但是人们在批评或谴责她的时候,可能很少会去进一步思考和追究,她究竟为什么会成为这个样子,以她过人的聪明和悟性,难道她不知道自己那样做,既让她有失体面,无端招来周围人们的非议,又会惹人讨厌,落到谁也见不得她的地步吗?


其实,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固然与其特定的生理条件有关,与其独有的气质条件有关,但更多的是取决于他所生活的环境,以及他在一定环境下形成的人生经历和经验。可以说,人的性格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下的产物,环境对于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往往会起到关键和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要正确理解和评价黛玉的性格,具体来说就是她为人处事的方式和结果,就必须从她自身条件和生活环境两方面,去探究她性格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从根本上搞清楚她究竟为什么会是那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黛玉心灵深处的苦痛,也才能全面认识这个多才、多情又多难的奇女子,对她惯使“小性儿”的性格给予一份原谅和理解。


那么,黛玉多愁善感、任性自我、孤僻猜疑的性格,究竟是如何在她自身与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呢?她之所以常常使“小性儿”,究竟是她本身的错,还是生活环境的错呢?我们应该如何来恰如其分地认识和评价林黛玉?


和大观园中的其他女子相比,黛玉是一位性格十分复杂的人物,她的性格中既有坦率纯真、细心谨慎、聪明懂事、淡泊无欲等积极的一面,但同时又有敏感多疑、多愁善感、孤傲任性、言语尖刻等消极的一面,尤其是后者对她的生活以及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即使性格中那些积极的因素,似乎也没有给她带来过多大的好处,比如她的聪明以及领悟能力,肯定是不会低于宝钗的,然而主要表现在作诗填词上,并未显示在为人处事或改变自己的命运等方面。这样便让她比别人经受了更多的磨难,体验了比别人更多的痛苦与忧伤。


黛玉一开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吗?应该不是。大家一定还记得,她初到贾府时,书中写她“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黛玉之所以会想起母亲的话,显然是暗暗告诫自己,贾府虽然是外祖母家,但她必须“入乡随俗”,不能像在自己家中那样随便。


因此,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这说明,她当初完全是一个性情和顺、知趣懂事的乖乖女,而不是像后来那样常常使“小性儿”、一开口总是尖酸刻薄的女子。

林黛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格特点,林黛玉有什么性格特点(3)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变成这样呢?


一是自身的体弱多病以及抑郁性的气质,让黛玉容易产生伤感、消沉的情绪。


黛玉自小身体就“极怯弱”,且一直未有改观,给她的人生带来了极大的不幸。刚进贾府时,众人见她身体虚弱,便关心地询问,黛玉告诉大家:“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可见她从小身体就很虚弱,吃药是家常便饭,但未能起到什么明显的作用。


一般说来,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与其个性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影响他性格的形成。先天虚弱的身体成为黛玉的负累,给她的日常生活带来很重的阴影,她无法像健康人那样去积极地思考问题,而对事物的反应一般都比较消极。


读者应该注意到,她一遇到问题,往往会从消极的一面去思考,造成她总是沉浸在苦闷与哀伤的情绪中,因而属于典型的抑郁质气质。这种气质对她敏感多疑的性格的形成,产生了相当大的作用,使她多愁善感、消极悲观,总是过着以泪洗面的日子。


二是父母双亡以及缺乏天伦之乐,给黛玉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


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与他幼年时的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到少年初期,为一个人个性的形成期,这个时期家庭环境的优劣,对一个人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幼年丧母或丧父的孩子,由于生长在缺少母爱或父爱的环境里,往往会有很多的自卑感和孤独感,给其人格造成重大的缺陷。


黛玉母亲早逝,让她从小失去母爱;不久后又遭逢父亲去世,让她又失去了父爱,一波接一波的打击,使她遭受了比别人更多的苦难。她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孤儿,无依无靠,孤苦伶仃,于是不得不背井离乡,寄居在外祖母家。在贾府,她上无父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无处诉苦,一切忧愁悲伤,便都要由自己去默默吞咽。


身世的不幸,便成为她心中一直无法挥去的阴影,她最为敏感的一件事,便是看到别人有父母,可以尽享天伦之乐,“独自己孤单无倚,不免又去垂泪”。失去双亲,不仅让黛玉情感上无法得到应有的满足,同时也让自己陷入孤身奋战的窘迫境地。


三是寄人篱下的生活状态,加剧了黛玉性格中的敏感多疑与多愁善感。


黛玉寄居在外祖母家,虽说外祖母非常疼爱她,贾府中的人一般也都没有把她当外人,她生活上的待遇也同其他姑娘毫无二致,但她仍然过得很不快乐。原因很简单,贾府再好也是舅舅家,黛玉始终摆脱不了亲戚的身份,无法找到在自己家中的那种熨帖感,因而也就无法真正安心生活。


宝钗也是寄居贾府的亲戚,但宝钗与母亲、兄弟及家人同在,所以宝钗并无多少不适。湘云作为亲戚也常到贾府串门,但她用不着看贾家人的眉高眼低,虽然叔父婶娘对她不是很好,但那毕竟是自己的家,来贾府遇到不开心,她一抬脚就回家了。


黛玉却无法与她们俩相比,她早已没有自己的家了,在贾府她形单影只,度日如年,一切都要由自己去经营,没有人能真正帮助她。这样的尴尬处境,深深地影响了她的思维和性格,让她变得更加敏感多疑,以至于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地步。


对于她来说本来无关紧要或关系不大的事情,在她那里都会被随意放大,被她揪住不放,乃至以尖酸刻薄的言语来回应,于是不仅让很多人都对她敬而远之,也给她自己徒然增加了许多烦恼,让她的神经时刻处于紧绷的状态,大大增加了身体的负担。

林黛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格特点,林黛玉有什么性格特点(4)

总之,黛玉的性格特征具有相当的丰富性、深刻性以及多面性,尤其是其性格中消极因素的形成,既有她身体与气质方面的原因,也有她身世以及生活环境的原因,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综合作用形成她独特而复杂的性格。


当然,她性格中的一些负面特点,其实也往往具有两重性,比如她的“小性儿”,也并不完全是缺陷,有时是她对于外界伤害的一种反击,是她维护人格尊严的一种体现。


因此,我们分析黛玉性格的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需要有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如果不能揭示其背后复杂而曲折的原因,就很难完全而准确地把握黛玉这样一个独特的形象。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部分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公众号部分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