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洋面积排名,五大洋面积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02 19:11:15

五大洋面积排名,五大洋面积(1)

前言

为什么海洋这个话题值得你花时间了解呢?往大了说,深海开发是当前国际竞争的前沿领域,国家间的许多博弈从陆地转向了海洋。想看懂国际局势,了解海洋必不可少。往小了说,我们对海洋看上去好像很了解,其实充满了俗知俗见,很多知识该更新了。

比如,被问到世界上有几大洋,大多数人的回答很可能是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但是,从2021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之后,四大洋就变成了五大洋,多出了一个南大洋。这是怎么回事呢?南大洋在哪里?为什么会突然凭空多出来一个大洋呢?别着急,后面我会详细讲述。

平时看到海面上繁忙的货轮、演习的军舰,还有正在开采油气资源的钻井平台,我们会感觉人类已经熟悉了海洋,甚至可以掌控海洋。但是,看完这本书,你大概率会改变这个看法。你会认识到,我们对海洋的了解程度远远不够,有太多未知的领域和难解的问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解答。

我们常说“上天入海”,图书市场上你能找到很多关于“上天”这个话题的天文学科普书,却少见到关于“入海”的书。这本《深海浅说》是一本难得的佳作,它获得了中国图书评论学会颁发的“2020年中国好书奖”,以及“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作者驾轻就熟,把关于深海的知识讲得生动有趣、深入浅出。

这本书的作者汪品先可是大有来头,他出生于1936年,是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古海洋学和深海钻探领域的开拓者,他多次带队深潜南海,开展科研探索,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欧洲地学联盟的米兰科维奇奖等荣誉。2018年,82岁高龄的汪品先院士再次深潜南海,发现了南海深水珊瑚林,并带回了宝贵的红珊瑚样本。多年以来,汪院士一直在撰写深海科普文章,向公众介绍关于深海的基础知识和科研进展,这本书就是他多年来科普工作的精华。

接下来,我就分三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第一部分,我先带你回顾两个关于海洋的基础知识:海洋有多大和海洋有多深,听完我的讲述,你可能会有新的认识;第二部分,我们顺着深海探索的脚步,潜入海底,你会发现很多已有的认知会被颠覆;第三部分,再把目光拉回到人类自身,看看长久以来人类如何处理与海洋的关系,以及面对海洋这个舞台,国际社会应该如何开展合作?

第一部分

先来看第一部分。我带你回顾两个关于海洋的基础知识,海洋有多大,以及海洋有多深。提到海洋在地球表面的占比,相信很多人应该都记得曾经学过的地理知识: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如果把这个问题再往下追问一步,海洋可以被划分为几大洋呢?可能大部分人的答案就该更新了。

前面我们提到,在2021年的6月8日“世界海洋日”,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正式承认南大洋,它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并称为世界五大洋。你可能会疑惑,这个南大洋在哪里?为什么会凭空多出来一个大洋?

南大洋是南纬50°以南的印度洋、大西洋和南纬55°到62°间的太平洋海域,换句话说,你可以把南大洋理解为围绕南极洲大陆的海洋。跟其他四大洋不一样的是,南大洋是世界上唯一完全环绕地球而没有被大陆分割的大洋。这是什么意思?你打开世界地图,就会发现,其他四大洋几乎都被大陆包围着,比如面积最大的太平洋被亚洲和美洲包围,大西洋被欧洲、非洲和美洲包围,但是南大洋不一样,它的南面是南极洲大陆,北部边界没有连接着陆地,而是与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相连。也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地理学家一直把南大洋当作这三大洋的南部延伸。

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把南大洋单独分出来呢?原因在于,经过多年的观测和研究,科学家发现,南大洋在全球大洋的环流中起着特殊的作用。过去科学家的共识是,北大西洋决定着全球的洋流。因为温度低、盐度大,北大西洋表层的海水下沉到深层,并流向南部,到南半球之后再上翻,返回北部,这样一来,海水的流动像传送带一样,把太阳照射的能量分布到地球低纬度和高纬度的不同地区,进而影响气候变化。

但是,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温度低、盐度大的特点,并不能驱动大洋形成环流,新的观测和模拟表明,驱动的源头在南大洋,靠的是强劲的风力驱动。南大洋的环南极西风,是地球表面最强的风系,它有多厉害呢?由它引起的上升流,可以让2000到3000米深处的海水上涌,从而使得地球80%的深层海水能重见天日。你可以这么理解:有一条“大洋传送带”,海水从北大西洋下沉,从南大洋上升,海水通过这个过程来影响全球的气候。过去科学家认为,驱动传送的力量来自北大西洋下沉流的推动,而近年来新的发现认为,力量的源头来自南大洋上升流的拉动。

你可能会想,几千米深处的大洋深层水,离我们那么远,怎么流动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其实关系非常密切,大洋的水控制着地球表层的生态环境。我们关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而海水里的碳是大气的60倍;我们关心气温的升降,可正是海水在控制着气候。理解了南大洋在海洋学上的特殊位置,甚至可以说是中心位置,才能更好地探索和利用海洋。

讲到这里,你应该对海洋有了新的认识,世界各大洋相互连接,它们的中心是“新晋”的南大洋。不过要提醒你的是,追溯历史,“南大洋”这个词其实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科学界对“南大洋”的概念界定一直存在争议,同时随着认识的更新也在不断调整。早在2000年,国际水文组织就已经明确了“南大洋”这个概念,但是并没有被广泛接受。不少科学家认为,其他大洋海底都有对应的大洋中脊,脊就是脊柱的脊,这是地壳最活跃的地方,经常发生火山活动和地震,也因此能产生新的地壳。但是南大洋缺少中脊,因此并不承认它的独立地位。

科学界的争议我们先不去管它,作者在书里也提到,人们使用的科学概念,往往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很多时候取决于传统习惯或者使用的方便。如果我们承认南大洋的存在,那么,世界五大洋的面积大小该如何排列呢?南大洋会排在第四位,前面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排最后的是北冰洋。

说完了海洋有多大,我们再来看看海洋有多深。你可能知道,全世界海洋的平均深度是3000到4000米,最深的地方在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超过了11000米。这些数据直到20世纪才被我们掌握。16世纪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时,在太平洋中部丢下一根系着炮弹壳的700米长绳,发现根本够不到底,由此认为大海是没有底的。其实对于古人来说,航海怕浅不怕深,因为如果海水太浅,船就会撞上暗礁浅滩。

你可能想不到,真正的深海测量,最开始还真的是用麻绳系上重物往海里扔,触底后收回来再测量。不过海水在流、船身在动,海水里的绳子不可能垂直,这种操作的精确度也可想而知。直到1870年代,美国军舰为了探索跨太平洋通信电缆的铺设,用钢琴丝替代麻绳做了测量,想到用钢琴丝的人你可能不陌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绝对温度的单位命名为“K”,就是为了纪念他。钢琴丝比绳子细得多,投放下沉也快得多,从而将测量的效率和精度大大提高。

当然你也会发现,这样的测量方式太原始、太落后了。如今的深度测量,主要依赖回声测深的声学方法和卫星测高技术。回声测深是在船上向海底发射多束声波,根据反射回来的时间来推算深度。多束声波同时发射到海底,形成一条十几公里宽的测量带。但是,这种方法的弊端也很明显,就是效率太低。你想想看,海洋面积这么大,而每次测量才能覆盖十几公里,科学家估算了一下,用回声探测的方式,要想覆盖全大洋的测量需要大约200年。

于是,出现了卫星测高的遥感技术。卫星上有雷达高度计,可以测量出海平面的高度。海底地形对海平面高度有重力上的影响,因此能够通过重力异常推算出水深。卫星技术大大缩短了测量的用时,大约只需要1年,但是,这种测量方式毕竟没有真正触达海底,是间接推算的结果,测量数据的精确度并不高。

你看,海洋测量技术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用绳子测点,到用声波测线,再到用遥感技术测面,取得了技术上的巨大进步。在不少人的印象里,我们既然都知道了海洋最深的地方在哪里,那么应该对海底地形掌握了大概。其实,真实情况并非如此,由于几千米厚的海水阻挡,遥感技术的精度受到影响,使得绝大部分海底至今也没有详细的地形图。我们对海底地形的了解,还不如月球背面,甚至都不如火星。了解海洋深度只是第一步,更有价值的是掌握海底地形。在这一方面,人类还需要等待更进一步的技术突破。

第二部分

讲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感受到,目前我们对海洋的了解,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样深入。如果再往海洋深处走,你的认知会被进一步颠覆。举个例子,不少人会认为,深海的海底就是地球上万事万物的终点,可是科学家告诉你,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海底是漏的。

这太有意思了吧?难道海底下还有其他东西,跟海洋连通着,而且时常发生着交换?的确是这样,说海底是漏的,是因为从海洋底下真的有流体在跑出来。比如,大洋的中央有很多热液,大洋的周边有很多冷泉。

我们先说热液。你可能听说过海底有“黑烟囱”,这其实就是热液形成的。深入海底下深处的水与上升的岩浆接触后,顺着海底的裂缝处喷涌而出,看上去像是冒出来滚滚黑烟。热液富含金属元素,冷却后在喷口沉淀,层层叠叠就形成了“黑烟囱”,而且在热液附近还发现了热液生物群。作者讲到热液时还提醒我们,很多科普书说美国“阿尔文号”是在1977年意外发现的热液黑烟囱,其实不对,真实的情况是,1977年发现的是热液生物群,在1979年才第一次发现黑烟囱。作者还特意强调,深海热液的发现,是学术界多年努力取得的突破,并非偶然的巧遇。

我们再来看冷泉。冷泉,顾名思义,温度并不高,主要成分是甲烷。冷泉里的甲烷主要被包在水分子里,形成天然的气水合物,这个东西你一定听说过,就是可燃冰。平时可燃冰埋在海底下面,只有流出来才会变成冷泉。

不过,要说从海洋底下跑出来的流体,热液和冷泉的数量都不算大,真正数量大的是海底下面的地下水。海底下面的地下水,主要来自地质活动。在冰川时期,海平面下降,露出了大片的陆地。这时候降水一方面汇流入海,另一方面就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等到冰期结束海面回升,这些地下水就储存在海底下面,长久地保留下来。一旦有板块活动出现裂缝,地下水就会重新跑出来回归海洋。

所以你看,过去我们认为,到海底,就算到头了。但是真实情况是,海底是一个双向的世界,既有从海面向下的运动,也有从海底向上的运动。海底是漏的,深海海底绝不是地球上万事万物的终点,这颠覆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不仅如此,人类对深海的进一步探索,还在不断颠覆我们对生命的认识。

过去我们认为,深海是一片死寂的,传统观点是“万物生长靠太阳”,200米以下的海洋既然照不到阳光,生物也就没法生活。可是进一步的深海探索发现,深海海底,尤其是水深2000到3000米的地方,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方之一。你可能会好奇,这里的生物依靠什么生活呢?它们的生活来源只有两种,“一上一下”,“上”指的是从上面掉下来的生物活体、尸体和粪便;“下”指的是海底下面提供的能量,通过化学合成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这是什么意思呢?

你应该还记得,前面我们提到海底有热液,也就是黑烟囱。黑烟囱的附近生活着热液生物群,比如体型巨大的管状蠕虫,长度通常有一米多,最长的达到两米五。有趣的是,这些管状蠕虫既没有嘴,也没有消化器官,换句话说,它们没法主动吃东西。它们能活下来主要依靠的是细菌,细菌依靠热液的热量和硫化氢,通过化学合成作用制造有机物,提供给这些体型巨大的管状蠕虫。我们都知道食物链,其实在一片漆黑的海底深处,也有一条黑暗食物链,管状蠕虫与共生的细菌在最底层,上面是以它们为食的软体动物,再往上就是吃软体动物的鱼和螃蟹。

深海的探索,颠覆了“万物生长靠太阳”的基本观念。深海化学合成作用与黑暗食物链的发现,大大拓展了人类对生命的理解。不过到此为止了吗?并没有,再往下探索,科学家发现了海底下面的深部生物圈,进一步颠覆了我们对生命概念的认识。所谓深部生物圈,指的是在海底下面上千米的岩石和地层里,还生活着数量巨大的微生物。他们被封存在地层孔隙微小的空间里,依靠地层里的有机物生存,因此新陈代谢极其缓慢,这也导致这些微生物的“寿命”极长,动辄以万年甚至百万年计。当然了,这种长寿并不值得我们羡慕,因为微生物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生活质量”就更谈不上了。

你可能会问,发现这些“长生不老”的微生物有什么用呢?其实,至少有两方面的实际价值,一方面这些微生物在告诉我们,它们正采用与我们以往所知不太一样的方式进行着生命活动,这对于科学研究有重大的意义。另一方面,这种生命现象也提示我们,像地球表面一样要有阳光,这样的生存条件要求太高,但是具备深部生物圈生存条件的天体在宇宙里数量可不少,这就为寻找地外生命提供了新的方向。

第三部分

讲到这里,你应该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们人类面对深海,未知远多于已知。对深海的探索,不仅是在扩展我们对海洋的认识,还在颠覆和修正着我们已有的认知。不过说到底,对海洋的探索研究,主要的目的还是服务人类自己。第三部分,我们把目光拉回到人类自身,看看长久以来我们如何处理与海洋的关系,以及面对海洋这个舞台,国际社会应该如何开展合作?

说到人类与海洋的关系,我想带你看看人类对海洋的开发情况。深海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比如金属矿产、石油、天然气,人类对这些资源的开采利用,你一定不陌生,不过,我这里想特别跟你介绍的是深海的生物资源。利用生物资源的常规操作,你应该也很熟悉,就是拖网捕鱼。拖网捕鱼主要集中在浅海,可是近年有向深海推进的趋势。要知道,深水鱼比浅水鱼更经不起过度的捕捞。对这些资源,我们的思路要从捕捞调整为保护。保护什么呢?保护的是深海的生物多样性,这背后是深海生物的基因资源。

基因资源是深海生物资源开发新的方向,它关注的不再是通过渔业获取动物蛋白,也就是吃肉,而是在于深海生物身上各种各样的“特殊功能”,它们有的能适应高温高压的环境,有的能在缺氧的环境下生存,还有的则有极长的寿命。这些特殊功能背后,其实都是特殊的基因和化学物质在发挥作用。结合最新的生物工程技术,科学家就能尝试利用这些基因和化学物质,解决人类遇到的问题。比如这本书提到,有一款在西班牙上市的抗癌药物,就应用了从一种地中海海鞘(qiào)中获得的成分。

面对丰富的海洋资源,人类往往有一种“淘金”的狂热冲动,就像当年发现新大陆后,人们蜂拥而至、攫取资源。可是作者在这本书里提醒我们,在海洋面前,应该收敛起这份狂热,意识到我们对深海认识的局限。其实,不止在深海的认识上我们有巨大的盲区,面对海洋这个舞台,国际间的合作与竞争,都存在着需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我来带你看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海洋国际管理的无序状态。在陆地上,除了一些特殊的历史遗留问题,对于现代国家来说,国与国的边界是清晰明确的。可是到了海上,“国界”这个概念就变得模糊起来。可能你也想到,“国界”的争夺,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资源。比如在日本海的南部海域,一块郁陵盆地内,蕴藏着可燃冰和石油资源。盆地上的小岛,就成了日本和韩国常年争夺的对象。这个小岛日本叫竹岛,韩国叫独岛。小岛的面积不大,加上周边的礁石,总面积只有20个足球场大小,而且缺乏淡水供应,但因为海底资源的存在,这个小岛成了两国争夺的焦点。

表面上是国家间对海洋资源的争夺,折射出的是海洋国际管理的无序状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类进入海洋的时间并不长,积累起来的管理经验几乎都来自陆地,并不适用于海洋,比如“西兰公国”这个例子就令人啼笑皆非。

二战的时候,英国为了抵御德国轰炸机的空袭,在距离东海岸外大约11公里的海域,修建了一批平台作为海上碉堡。二战后的1967年,其中一座废弃平台被一位名叫罗伊·贝茨的退役军官接管,他宣布在那里成立“西兰公国”,他本人登基称王。

你看,离英国这么近,公然成立一个独立的国家,你肯定也能想到,英国政府一定不会同意。可是英国最后败诉了,法院判定“西兰公国”所处的平台在英国领海之外,属于公海上的事务。英国政府没办法,为避免有人模仿,只好把其他相似的平台拆掉,但是“西兰公国”却一直存在着,并且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但以独立“国家”的身份发行邮票、货币和护照,而且作为法外之地,还公然为一些非法行为提供支持。

这个“西兰公国”今天依然存在,虽然“开国国王”罗伊已经于2012年去世,但是其亲属依然继承了“王位”,延续着统治。讲了这么多,我没有提“西兰公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讲出来你可能都会觉得可笑:只有550平方米,还不到一个足球场的十分之一,常住人口很少超过5人。

从“西兰公国”这个例子,你应该能体会出国际海洋管理秩序的混乱。不过这些还都是明争,在海洋权益的争夺上,还存在着不少暗斗,甚至打着科学的旗号谋取军事情报、进行军事部署。比如在冷战期间,1974年,美国打着深海开矿的幌子,打捞苏联沉没的核弹头潜艇。1968年的3月,苏联装有3枚核导弹的潜艇发生事故,在太平洋的中部深水区沉没。苏联想了很多办法都找不到沉船下落,只好放弃。反倒是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军发现了沉船的位置。在冷战紧张的背景下,这对于美国可谓天赐良机,捞起沉船,就能获取到苏联的核机密。但是,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何把一条近2000吨的潜艇从5000多米深的海底捞起,还得偷偷进行,这些在当时属于顶级的技术难题。

巧的是,沉船所在海域,正好是太平洋金属矿产锰结核区,美国中央情报局请亿万富翁休斯出面,以他的公司采集锰结核的名义来打捞潜艇,他们研发了勘探开采船,发明了将核潜艇抓起、提升的整套设备。最后实地打捞的时候,设备成功抓住潜艇,但是上提到三分之一高度的时候,潜艇发生破裂,只捞上了潜艇的前部,大部分又重新沉回海底。有意思的是,这项秘密计划伪装得非常成功,在太平洋海底的开采作业,鼓舞了各国深海开矿的技术热情,之后有不少国家投入到真正的深海矿产的科研探索之中。这个事件的结局如何呢?打捞失败后,美国政府准备再次尝试,结果这项秘密计划被媒体爆料,轰动了全美,引来美国民众的问责,计划才最终告吹。

讲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面对海洋资源和权益,难道人类之间只有不断地争斗吗?当然不是。深海探索是属于全人类的宏大课题,没有哪个国家仅凭一己之力就能完成。这篇解读的最后,我想带你看看一项国际合作计划,它被称为“深海研究的奥林匹克”,总共吸引了全世界5000多位科学家参与,这就是大洋钻探计划。大洋钻探,就是科学家在各大洋的海底下钻井,想要了解地球内部的情况。这项计划开始于1968年,历经50年不衰,至今仍在开展,而且,科学家们还在研讨和部署2050年前的科学计划。

相比于“上天”,“入地”要困难得多,主要原因就是地壳太厚了,以目前的技术手段,人类还没法钻穿地壳,深入到科学家最想了解的地幔部分。所以,你应该也能想到,技术难度越大的地方,也是新技术突破最容易涌现的地方。大洋钻探就是将世界各国科技的精华都集中到一条钻探船上,幸运的是,过去50年来,这项计划不断带来亮眼的成果。比如,你可能知道,小行星撞击地球是恐龙灭绝的直接原因,而证据的来源正是大洋钻探。所以你看,大洋钻探计划可以称得上是国际科学史上的奇迹,能将世界各国顶级科学家凝聚在一起,这就是深海探索的魅力,也是海洋的魅力。

结语

讲到这里,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就差不多为你介绍完了。我们一起回顾了关于海洋的两个基本知识,你已经知道了世界上多出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南大洋,它深刻影响着地球的气候环境。同时,你也明白了海洋的深度与海底地形有关,我们人类对海底地形的掌握非常有限,急需相关技术的突破。进一步,我们顺着深海探索的脚步潜入海底,发现我们对世界和生命的认识,正在不断被颠覆和重塑。最后,我还为你介绍了人类与海洋的关系。面对浩瀚的海洋,人类既有明争暗斗,同时也有国际间的深度合作。

人类对深海的了解实在太少,远没有学会如何和海洋相处。按照作者的说法,地球表面只有陆地与海洋两个部分,人类对陆地的认识已经获得了大学文凭,开始读研;而对海洋的认识至多有个小学毕业的水平,还没有考入初中。人类需要学好海洋和陆地两种学问,才能和地球相处好,把自然界的资源和禀赋用好。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