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春节就要到啦,相信在我们中国人心中,过年必不可少的,除了除夕夜晚上那顿年夜饭,便是贴春联贴福字啦。忘了从去年开始,春节还有一个热潮就是支付宝“集五福”,福字对于中国人的意义到底有多重大呢?
五福
“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大年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粱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一口田,衣禄全”,对于一些上年纪的人来说,认识这个“福”字,或许,就是从这句话开始的。其实“福”字本身的讲究非常多。除了我们目前常常看到的饱满方正的“福”字之外,还有一些形窄而狭长“福”字,其代表着“长瘦福”,而瘦谐音“寿”,即长寿之福。自古云:有福必有寿,有寿必有福,有福没寿是为无福可受。除了字形上的区别之外,有些“福”字的田部未封口,别以为写字的人忘记封口了。实际上,这是寓意“鸿福无边”或“无边之福”。
假若从学术角度看,“福”文化应该是中华大文化的一个分支。但是,如果从中华民族精神、或从民族文化的发展的角度来看,“福”文化可以作为中华大文化的根本和归宿。翻开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纵观中华民族文化的滥觞文化和发展历程,考究当今中国社会的历史走向,展望中华民族的宏伟蓝图,一个“福”字,则涵盖了亿万人民的追求与理想。一个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悬挂张贴千家万户的“福”字,或许就可以告诉你一切。
福
1. 福字起源:
福,从示部。从示部的汉字,多与祭祀、神明、祈祷、企盼有关。这一点从甲骨文中的“福”字可以得到印证。“福”字在甲骨文中是“两手捧酒浇于祭台之上”的会意字,是古代祭祀的形象写照。由此可见,“福”的最原始含义是“向上天祈求”。后来,“福”又成为特指祭祀用的酒肉。《国语·晋语二》上载:“今夕君梦齐姜,必速祠而归福……骊姬受福,乃置鸩于酒,置堇于肉。“后人注:”福,祭祀用胙肉也。”
随着社会的发展,福的含义被逐渐延伸、扩展。如《左传·庄公十年》载:“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这里福是护佑的意思。又如《礼记·祭统》载:“ 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谓之备。”意思是福即事事顺利。再如《老子》曰:“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韩非子》上说:“全寿富贵之谓福。”这里的福就是福运、福气的意思了。
我国最早的字书《说文解字》对福的解释基本采用的是《左传》上的说法:“福,佑也。”意为神灵保佑,逢凶化吉为福。
《现代汉语词典》对福的解释是“幸福、福气(跟‘祸’相对)”。有人在报刊上撰文说,“福”字的右边,“一”代表房屋的梁;“口”代表人丁兴旺;“田”代表土地。连起来就是说,一个人有房住有田种且人丁兴旺就是有福。
总而言之,不管是《尚书》、《说文》对福的诠释,还是今人对福的理解,福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孜孜追求,时时向往的一种境界。
福
2、祈福风俗:
春节贴“福”字
关于春节贴“福”字,在我国民间流传着美妙的传说:周朝的姜子牙封神时,他老婆也赶来讨封。姜说:“你嫁到我家,让我穷了一辈子,就封你为穷神吧!”姜子牙老婆不高兴说:“封我穷神,让我蹲在啥地方呀?”姜说了:“有福的地方都不能去。”消息传出,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写了“福”字贴到门窗上,以驱赶穷神。从此,贴“福”字演绎成了一种传统的习俗。
倒贴福字
民间有把“福”字倒贴于门上的习俗,以取“福到家门”之意。传说明太祖当年用“福”字作暗号准备*人,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百姓在天亮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的人因家家户户贴有“福”字而找不到要*的人家。回宫禀报后皇帝迁怒那户倒贴“ 福”字的人家要满门抄斩。马皇后为救百姓忙对朱元璋解释说:“那家人因为迎接您到民间访问,故意倒贴了‘福’字,这求的是‘福到’之意啊。”皇帝听之有理立即下令放人,一场大祸消除了。从此老百姓将“福”字倒贴,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3、“福”的享用
l、祈福纳吉,平安就是福。平常人,平常事,平常心,平安是一切幸福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中国人讲和合文化,就是追求人际之间的和平、和睦、和谐,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人只有精、气、神三者合—,才是完整的生命形态。家和万事兴,有调查表明:家庭和睦, 身体健康、生活无忧是城乡居民生活幸福的三大源泉,而贫穷是不幸福的首要原因。出入平安是日常生活最基本的愿望,腊月二十三祭灶王也是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有健康才有小康,是当今人们的常用语。
2、交合化育,国泰民安。古代为了抗御自然災害,很多情况下要靠人丁兴旺,于是子孙昌盛就成了衡量福份的一把尺子。古人把幸福的“幸”与性别的“性”用一个声音,把“进幸”作为封建帝王与妃子夫妻生活的代名词,均是把夫妻性生活是否圆满看做是幸福的内 容。交合是为了化育,生个健康聪明的孩子,继承父母的事业。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子继父业是家族兴旺的标识。中国人十分重视家庭,繁衍后代当作人生的责任,子孙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也是事业的延续,也是对祖先事业的继承。父慈子孝,夫妻恩爱,是家庭幸福的表现。这种幸福观,是家庭性的,不是个人的,是共同享受的,共同呵护的。《三字经》里提到“窦燕山 ,有义方,教五子,美名扬。”认为“五子登科”和“五世同堂”均是古语,“龙生九子”更是古代表达人们多生孩子的愿望。现在社会进步了,“多子多福”的观念也随之改变了,提高人口的质量代替了对数量的追求。结婚是人生大事,是喜事的代表。
3、延年益寿,颐养天年。古代人认为有寿才有福,福和寿双全才能叫享福。人生寿命多少,叫“享年”,说白了,就是享受人生幸福多少年。现在有人打比方说,奥迪车是4个0,如果前面没有一个具体数字,有多少个0都没用,因为还是0。这个具体数字就是人的寿命。商周期间有“长寿为五福之首”的说法,反映人民企盼长寿,珍惜生命,注视现世的观点。“寿”与“福”相辅相成,有寿才能享大福,无福长寿生活质量就差,所以有福助长寿,有寿享大福。寿是人生的长度,还有厚度、宽度和深度,其他三度人自己可以掌握,可长度是白己难于掌握的,因此要企盼降福。
福
4、招财进宝,衣食无虑。“财”即财产,是钱和物资的总称。物质上的满足虽然只占人们幸福感的25%,但物质上短缺而造成的贫穷又是不幸的重要内容。人们生理上对物质的消费是有限的,而心理上的追求又是无限的,这个无限就是对财富的占有欲和支配权。人们把 “财”和“福”没有直接连在—起,而是财富,因为“富”也是—种福。富裕,不为衣食着急,这是—种福。人是物质的生产者,当然也是消费者,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丰收的喜悦是幸福的。
5、功名利禄,事业有成。自己所*,正是自己所爱的;自己所爱的事业,又是自己所善长的。人生价值能得以实现,是—种幸福。事业有成,功成名就。自己生前创造一切仍能为后人服务,这种成就感,是精神上的幸福。“禄”字有追求功利和社会地位的含义,商周时称接受爵位为福,得到君主赏赐为禄。在历史上主要是指参加科举,金榜题名和官职升迁。官职和责任相联系,也和薪俸相联系。自己努力了又得到社会承认,有了回报,这是一种幸福。
6、时来运转,逢凶化吉。在中国的吉祥文化中,很少把事情绝对化,什么就是好,什么就是不好,而是辨证地看待问题,就是对“福”来说,也是如此。汉朝刘安《淮南子·人间训》中讲了一个塞翁失马的故事:塞翁丢厂马,几个月后丢失的又带几匹好马跑了回来;儿:儿子高兴地骑上被带回的好马,从马上摔落下来跌断了骨头;官方来征兵打仗,塞翁之子因残疾而免服兵役。留下了“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和“塞翁得马,安知非祸?”的名句。早在春秋时代老子就把这种好事和坏事可以转化的关系概括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由祸转福为吉,由福转祸为凶,因此有福要会享,不要忘乎所以,才能逄凶化吉,否则就会乐极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