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在磻溪钓鱼,被周文王姬昌这位伯乐发现以后,就来到西岐,当时的姬昌还不是“王”,是“西伯侯”,封地西岐,就是今天的陕西宝鸡扶风县和岐山县交界的地方,西岐在渭河以北,磻溪在渭河以南,两者相距近三十公里。西伯侯为姜子牙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平台,他帮助西伯侯励精图治,开疆拓土,最后建立了西周王朝,此后又辅佐周文王的继位者周武王姬发灭商伐纣,成就大业。
西周王朝的建立和逐渐强大,姜子牙立下了不世之功,被称为“太公”,不过除了姜子牙,还有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也是开国功臣,分别是周武王的四弟周公姬旦和堂弟召伯,他们共同辅佐了周武王、周成王等多位君王,为八百年周室天下奠定了基础。位于岐山的周公庙就是纪念几位功臣的祠庙,里面主要祭祀周公,也有纪念姜子牙和召伯的太公殿和召伯殿。
据记载姜子牙曾在昆仑山之巅的麒麟崖上攻读兵书四十年,精通六韬三略,掌握了安邦立国之策后下山,以图建功立业,不过在很长的时间内他都没能遇到赏识自己的“伯乐”,正如诸葛亮在南阳卧龙岗耕读十年,等待刘备三顾茅庐一样,姜子牙在磻溪钓鱼台也隐居了十年,才遇到了遍寻贤才的周文王,从而成就了一番伟业,名垂青史。
现在磻溪太公庙前,河中有一块石头据传是姜太公当年垂钓的地方,石头上还有两个很深的凹痕,跪坐的话膝盖正好放到里面,传说姜子牙当年是跪坐着钓鱼的,一身蓑衣,一顶斗笠,一个装酒的葫芦,便是姜子牙的行头。当然,那两个凹痕很有可能是后人为了纪念姜子牙而“补上去”的,不过它却让人们永远记住了西伯侯和姜子牙这对明君和贤臣偶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