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葬花故事概括,林黛玉死去的描写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11 04:13:43



作者李秀锋,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渭南红学会会员,热爱文学,红学。


黛玉葬花故事概括,林黛玉死去的描写(1)


作者

李秀锋

与“宝钗扑蝶”同时出现在二十七回的经典是“黛玉葬花”。


依作者一贯的笔法,此处一定有对比。


蒋勋老师说,提到生命审美的时候,一定是两难,所谓的两难是:我们在宝钗和黛玉之间看到的可能不止是两个女性的美,而是两个不同的生命状态。

第二十七回的两个经典画面,即是两种生命状态的对比。

黛玉葬花故事概括,林黛玉死去的描写(2)

这天本是饯花节,大观园的其他女孩都在庆祝,连端方整肃的宝钗也在饶有兴致地扑蝶,独黛玉避开众人,至花冢葬花。


即使没有对宝玉的误解,黛玉也是不喜热闹的,她对生命的聚散有着异于常人的清醒,而这种清醒使她感受到生命本身就是孤独的,并将这种孤独寄情于物,寄情于泪,所以有了“黛玉葬花”。


“黛玉葬花”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绝美画面,自《红楼梦》问世以来,被无数文人雅士反复品味思量,道不尽其中万般滋味。


如果“扑蝶”只是宝钗的一时兴起,那么“葬花”则是黛玉的常态。葬花情节在前八十回出现过两次:


第一次在第二十三回,宝玉在大观园沁芳闸桥边桃花下偷读西厢,正读至落红成阵处,只见一阵风吹过,桃花落得他满身满书都是,宝玉要抖将下来,又恐怕脚步践踏了,故兜了花瓣抖向池内,想让它们随水流出闸去,这时黛玉肩锄挂囊,手拿花帚来了,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觉得落花埋在土里最干净,二人一起把花扫了装在囊里,送到畸角的花冢掩埋,继而宝黛共读西厢。


二十七回的“黛玉葬花”源于一偶发事件:前一日因贾政将宝玉叫去了,黛玉很担忧,晚饭后闻得宝玉回来便前往怡红院,正见宝钗宝玉一起进院去,她在别处逗留一会再往,不料宝玉的丫头晴雯将她误作别人,闭门不开,黛玉本敏感,不免一番思忖:“虽说舅舅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居”,又听见宝钗宝玉二人的笑语,越发动了气,越想越觉得伤悲,也顾不得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花阴之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


黛玉秉绝代之姿容,具稀世之俊美,她这一落泪,附近树上的宿鸟栖鸦,俱飞起远避,不忍再听。正是:“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


自宝钗进贾府,特别是林如海病逝后,宝黛感情进入了试探期。

黛玉葬花故事概括,林黛玉死去的描写(3)

貌美博学又温文尔雅的宝钗的到来,打破了宝黛之间平静美好的童年,加之父亲去世,黛玉只有仰仗外祖母家生活,成了真正寄人篱下的孤儿。人生流离,无枝可依的黛玉对生命产生一种强烈的幻灭感,感觉自己被命运疏离抛弃,尽管有外祖母的疼爱,有其他人假意或真心的关怀,黛玉还是要不断地用试探宝玉来证明自己是被爱着的。


偏宝玉还比较懵懂,既爱姐姐也爱妹妹,希望姐妹们就这样一辈子永聚不散,黛玉很伤心:“我知道你心里有妹妹,可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她感觉宝钗被重视,而自己被冷落了,所以经常试探宝玉,二人互相牵挂又相互猜忌,反复地怄气闹别扭成为这一时期宝黛生活的主旋律,正是贾母口中那对名副其实的冤家。


其实,黛玉的小性子只给宝玉,和众姐妹一起的时候,她是灵气四溢,妙趣横生的段子手。


谁让宝玉就吃这一套呢!他只每天负责打恭作揖,嘴里叫着“好妹妹”“好妹妹”,求着黛玉:“你要打要骂,凭着你怎么样,千万别不理我!”她们就这样在黛玉生气、宝玉哄人的模式中反反复复,不知不觉让彼此住进了心里。


话说黛玉回去一夜未曾睡得安稳,次日起来迟了,闻得众姐妹都在园中做饯花会,恐人笑她痴懒,连忙梳洗了出来。宝玉这时去找她,她连正眼也不看就出了院门找别的姊妹去了。宝玉不知道林妹妹为什么又生气了,心中纳闷着,由不得随后追了来。


宝玉因不见了黛玉,便知他躲别处去了,想着索性迟两日,等他的气消一消再去也罢了。低头看见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的落了一地,叹道:“这是他心里生了气,也不收拾这花儿来了。待我送了去,明儿再问着他。”


虽然不知黛玉为何生气,但一看到满地落花,宝玉就如同看到了她满腹的心事。黛玉有一颗敏感细腻的心,对草木生灵有悲悯与共情,宝玉是黛玉的知己,他们心有灵犀。

宝玉兜了这些花,登山渡水,过树穿花,直奔那日同黛玉葬桃花的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呜咽之声,哭得好不伤感。原来是黛玉,因昨夜“闭门羹”一事,她错疑在宝玉身上。今又遇饯花之日,触景生情,感花伤己,遂将些残花落瓣去掩埋,低吟这段令人柔肠百结心碎不已的《葬花词》。


宝玉听了,先是点头赞叹,待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时,不觉恸倒在山坡上,怀中兜的花瓣撒了一地,泪流满面,肝肠寸断。


《红楼梦》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无疑是超越那个时代的,贾宝玉说:“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正是源于对男女平等的认识,对女性由衷的尊重,黛玉用泪水和生命写出的无限悲歌,宝玉读懂了,而黛玉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也只有宝玉最能理解。


能和黛玉分享生命中最美时刻的只有宝玉,通过宝玉,我们看到了这唯美的画面,欣赏到了凄美的《葬花词》,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暮春时节,风起花落,曾惊叹繁花惊艳的世人,有谁还会眷恋已逝的生命,有谁能为凋零的花偷洒泪珠,将落地的花瓣黯然掩埋?唯有黛玉!在黛玉眼中,“落红”也是“有情之物”。


犹如“游丝”“软系”的身世,还要承受“一年三百六十日”的“风刀霜剑”,孤立无援,痛苦熬煎,只愿“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宁用“锦囊收艳骨”,让“一抔净土掩风流”,也不愿随波逐流。黛玉是有精神洁癖的,她要以死来捍卫自身的洁净,“质本洁来还洁去”便是黛玉的一生,她是真正“出淤泥而不染”的芙蓉仙子,孤标傲世的黛玉是决绝的,宁可毁灭,也永不媚俗,不染“泥淖”。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花儿飘落尚有葬花人收以锦囊,掩以净土,葬花人死时会有谁来收葬呢?“痴”乃是黛玉对生命的一种态度,因为痴,爱才无怨无悔。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意识到花的命运即是人的命运,时间在不断向前,而美好不会常在。这里生命与自然的凋零联系在一起,春已逝,花已落,人也在凋零,人花合一,共伤命运,哀婉之至。这不仅仅是黛玉对自己命运的慨叹,更是对大观园中所有明丽鲜活的生命的哀悼。


众人还沉浸在“姹紫嫣红开遍”的春园中,黛玉已开始了“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思索,她看到了花落,人亡。

黛玉葬花故事概括,林黛玉死去的描写(4)

时过境迁,当那个多情公子,面对“红瘦绿稀”“寒烟漠漠”的大观园,“对境悼颦儿”的时候,是否还会想起林妹妹这些“似谶成真”的诗句。


“葬花”这一行为艺术,不但超越了那个时代,即使在今天依然是我们无法企及的高度。“葬花”是需要慧根和情怀的,这是黛玉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是对生命的独特感悟,葬花的黛玉让人仰视膜拜,心醉神迷。


黛玉葬花,是真正地为花饯行,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由人及物,这种境界不是人人都有的,它是精神世界的盛宴。通过“葬花”,黛玉酣畅淋漓地抒发自己内心的积郁和感慨,曹雪芹用神来之笔,将黛玉的凄美写到极致,超越时空,化为永恒。


同一芒种节,宝钗看到蝴蝶,是生命中的繁华;黛玉看到落花,是生命的凋零。“宝钗扑蝶”是对美的向往,“黛玉葬花”则是对生命悲的体验,这种“悲”是对生命本质的哀伤,是生命从繁华到幻灭的深切感悟。宝钗和黛玉这两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就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


曹公偏心地把太多的”精华灵秀”给予黛玉:灵河岸边的绛珠仙草下凡,出身书香之族,生就一颗剔透玲珑心,还模样娇美,才学横溢,有灵气有才气,有生活情趣。虽然命运待她不公,亲人相继离世,难能可贵的是她自守生命的洁净,坚贞纯情,有一种拒绝妥协的纯粹。


黛玉有丰厚美丽的精神世界,她选择远离尘世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在意人世间的价值,拥有“琴棋书画诗酒花”的世界,黛玉身上有一种书卷气,一种文化气,一种美丽与哀怨相结合的诗意。她是世外仙子,是我们追求的“诗和远方”,渴慕已久的至味清欢。


黛玉具有自然之美,艺术之美,富有感性气质;而宝钗有世俗之美,遵循礼法秩序,崇尚理性。黛玉重情,宝钗重理。黛玉很美,美得超凡脱俗;宝钗也很美,美得圆融真切。


宝钗是“入世”的,黛玉是“出世”的。“出世”与“入世”是生命的两种状态,关乎性情,关乎选择,并无好坏对错。

黛玉葬花故事概括,林黛玉死去的描写(5)

其实,宝玉也是可以和宝钗一起扑蝶的,但作者却让宝黛一起葬花,显然,在“情”与“礼”之间,曹公更倾向于“情”。作品中流露出的反传统思想,对宝黛形象的肯定,潜含着对美和自由的追求,他认为那些离经叛道的言行才是最值得珍视的,在第二回对“竹林七贤”的认同即是写照。


“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宝黛与当时的主流文化价值相去甚远,和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他们拒绝被世俗同化,宝黛对美与自由平等的追寻和坚守,正是《红楼梦》的价值所在。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