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小巴整理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城市GDP变化和12个改变中国的瞬间,今天小巴来说一说关于改革开放的第三个话题——高等教育和大学生。
小巴先来问你一个问题:
你觉得,中国的大学生,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
不管你选择哪项,其实都对。改革开放到了第40个年头,中国大学生的绝对数量仍然还是太少了,但增速很快甚至可以说是极快,中国正在或已经进入了“大学生时代”。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最大红利,不是来自人口,而是来自于教育以及基于此的科研。
“多”在增量
一半新增城镇就业人口是大学生
我们频道的读者,大多是拥有大学本/专科学历或是在读生,身边接触最多的同龄人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大家凑在一起,常常抱怨的一项内容就是,大学教育对工作没什么用,文凭不值钱,大学生到处都是,所以你可能会回答“太多了”。比如小巴问了一圈自己的朋友,就是如此。
中国的大学生很多吗?说起来,确实是挺多的。
你去那些年轻人聚集的网络空间随便一逛,就能看到有一句调侃语叫做“985遍地走,211多如狗”。这是重点大学学生的自嘲之语,用来形容随便一个帖子或者一条留言的作者,就可能是来自一个重点大学的。
上个月,小巴才写完了新中产报告,其间整理了很多数据,有一个数据很了不得:从2015年开始,城镇就业人口结构中,大学毕业生占比已经超过了50%。(注:考虑到大学毕业生就业几乎都在城镇,极少回归农村,50%的数据虽有高估,但应该基本接近)
数据来源:历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吴晓波频道整理
从增量来看,中国的大学生真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