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朱啊
皇爷就是朱高煦,这是所有人都想漏了的事。
这种想法太荒谬,即便朱高煦再想得到太子位,再看不上大哥朱高炽,但他一直都表现得坦坦荡荡,更何况还有朱棣亲口说的,“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只不过,君无戏言,这句话在朱家的天下不好使。
这也是最令朱高煦不服气的地方,打仗那么危险的事情,他都毫不顾忌地冲在最前面,为的不就是得到朱棣的赏识和太子位吗?可一旦回到京都这个太平窝,就再也没有他的可用之地,他是真的不服气啊。
既然没有矛盾,那就制造矛盾,只要朱高炽的位置有了松动,那朱高煦就有机会。天街刺*事件,就足以让朱棣震惊,更能直接撼动朱高炽的太子位,而他就是太子位的不二人选。
但是这种推理太过简单,更重要的是朱高煦弄不好还会惹祸上身,毕竟比起朱高炽这个整日连京都门都不出的太子爷,手上并没有军队,而且忙于政务和军队供给的事情,已经让朱高炽焦头烂额,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搞这么一出。而朱高燧,才能和权力都够不上,可以直接排除。
从朱棣明里把兵马司的权力当着所有人的面给了朱高煦,暗地里却把“如朕亲临”的金牌给了朱瞻基,就能看出朱高煦如此做,虽把朱高炽架在火上烤,而他自己也成了重要怀疑对象。但其实,朱高煦策划的这场刺*案,有两条线。明线只是挑战火,让众人认为他很蠢;暗线才是其真正目的,而且最想*得人的也不是朱棣,实则另有其人。
明线刺*事件是在朱棣亲征漠北,收缴阿鲁台大获全胜班师到京都时发生的,虽然刺客大喊的是奉了建文皇帝的旨意诛*逆臣反贼朱棣的,但这个理由太扯。
有一个时间点需要注意的是事件发生在1410年,也就是朱棣登基的第8年,才蹦出第一波靖难遗孤,这准备的时间未免太过漫长。
更重要的是朱棣刚平定了边境之乱,于百姓来说是件天大的好事。也就是在举国同庆的时候,这个声音不仅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更得不到道义上的支持。
而且刚从战场回来的将士多半还有*伐之气未消散,几个刺客的出现还不够他们祭刀的,但凡换一个稍微有点脑子的人,也不会策划在这个时间点搞刺*,倒不如说是搞自*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