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头发吃六味地黄丸管用吗,男士掉头发的解决方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16 03:38:19

中医门诊实录

掉头发吃六味地黄丸管用吗,男士掉头发的解决方法(1)

最近门诊接连看了3个调理脱发的男士,无一例外都是做IT工作的。

社会上流行一个梗,越是厉害的IT头发越是少。虽然是个笑话但却反映了一部分真实的情况,在IT行业工作的脱发男士还真不在少数。有人说经常熬夜加班是造成脱发的主要原因,但是其他行业的工作者也有白班夜班连轴转的,作息时间也不规律,但是脱发问题却没有IT行业如此明显,这是为什么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临床上也琢磨了很久,因为IT为新兴行业,以前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因此一开始我也走了不少弯路,疗效并不理想,后来通过不断地实践“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发现了治疗IT脱发的一个好方法。

中医理解IT脱发的病因

掉头发吃六味地黄丸管用吗,男士掉头发的解决方法(2)

我发现这一治法是通过中医的一个传统方法叫“以方测证”。这个方法最初是用在研究《伤寒论》上的,因为《伤寒论》为文言文,并且惜字如金,往往遇到一个疾病的治法并不描述疾病的情况,而只写药方,研究《伤寒论》的医家就根据张仲景的用药反过来推测病人的症状情况,这就是“以方测证”。我是通过在临床治疗中不断地调整用药,根据用药的有效与否来印证IT脱发的病因病机。中医讲究辩证论治,知道病因病机,治疗上只要按部就班即可,因此找到病因病机其实就是中医治病的根本。


中医认为“肾其华在发”,头发多少是肾气充足与否的表现,所以治疗脱发首选补肾,门诊也经常遇到病人来要求开六味地黄丸治疗脱发的。但是理论上很完美,但现实情况却并不买账,对于一部分肾虚的脱发是有效的,但是对于IT脱发却是一边啃着六味地黄丸,一边头发日渐稀少。我根据这些年治疗这一类病人的用药后的反馈情况,发现单单补肾是走不通的,至少是不完整的,还需要加上其他的方法。在说究竟用什么方法之前,我先给大家说一个中医的基本概念——水火既济。

掉头发吃六味地黄丸管用吗,男士掉头发的解决方法(3)


水火既济最初不是中医术语,而是出自于《周易》,《周易》的第63卦——【既济卦】。不讲深奥的,只讲简单的,既济卦上卦是「坎」☵,「坎」代表水,下卦是「离」☲,「离」代表火。水在上而火在下,水性趋下行,火性炎上,上下交融则水火既济(当然《易经》原意并不是这样解释,我只是换个大家能理解的说法来说明问题,易学的大师勿当真)。那么如果把水放到下面,火放到上面,那水火分离,则无法做到交融状态,这种情况其实就是《易经》的第64卦——【未济卦】。大家不用深究,只要知道中医上“水火既济”是好的,而“水火未济”是不好的就行了。

讲回到人体上来,中医将火代表“心”,将水代表“肾”,水火未济其实就是“心肾不交”。IT经常熬夜加班,生活不规律耗伤肾精,而肾精不足表现出来就是“水”减少。我和IT的病人聊过,其实IT不光是工作时间的不规律,更多的是压力的巨大,有句老话叫“急火攻心”很形象地说明了心理的压力可以转变成身体的疾病,并且情绪对身体造成伤害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心”,压力大“心火”就更旺了。这样一来水少了,火更旺了,就如同空锅煮水,后果可想而知。具体表现在IT病人身体上,就是一把心火往上烧,把头发给烧没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脱发的人总是说头发油腻的原因,是因为心火蒸腾,浓缩了体内正常的水液,导致分泌物黏稠。

掉头发吃六味地黄丸管用吗,男士掉头发的解决方法(4)

泻心火,补肾水

掉头发吃六味地黄丸管用吗,男士掉头发的解决方法(5)

道理已经讲透了,那中医的治疗方法也呼之欲出,那就是【泻心火,补肾水】。而且泻心火比补肾水更为重要,理由很好理解,要灭火有2个方法,一个是浇水灭火,一个就是把煤气开关关掉,显然后者是治本之法。如果单单服用补肾药物,如果不抑制亢盛的心火,那短期内可能有点效果,时间一长便无功而返。合理的做法是既要补肾水,又要降心火。

老百姓一看到“降心火”马上就想到百合,莲心,黄连寒性的药物往上堆,其实不然。其实每个病人都不相同,如果病人体质强壮并且初发病,则心火为实火,可以用清热凉血的药物来治疗。但如果病程比较久,而且工作时间也比较久,则一部分IT人的心火其实为“虚火”而非“实火”,苦寒药物强行降心火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反而造成病人身体受损。此时需要用滋补心气的药品补心血而非去心火,心血足自然虚火自灭。这就是中医一直所讲的治病求本,西医治标,中医之本,这是对疾病理解的不同。

IT脱发困扰了很多人,一般来说只要不是遗传的谢顶,都可以用中医来调理改善。 IT脱发与工作性质有关,因此如果要治病断根,那可能需要改变工作环境或者更换岗位,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靠医生的汤药可真是杯水车薪。

如果只懂补肾,而不知泻心火,那治疗的效果可能就会不理想。当然【泻心火,补肾水】不是死板的治法,具体还是要看每个人的体质和阴阳失衡的情况。我只是总结了一些临床上的经验,提出了个人对中医的理解,欢迎同行批评指正!谢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