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歌》的舞台上,诞生了这样一对组合,他们的合作堪称“天作之合”。无论场内场外,他们的互动和默契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就像合作多年的老伙伴一样。现在提到周深和李克勤的名字,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我们的歌》舞台上的“勤快深沉”组合。

“勤快深沉”太让人印象深刻了。即使查理和李克勤有着各自鲜明的音乐特色和各自在当下华语乐坛的显赫地位,但乐迷们更愿意把他们组合成谈资,可见他们的合作是多么成功。《勤快深沉》在《我们的歌》的舞台上留下了太多经典的作品。这些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音乐风格,却有着相同的美感。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勤奋与深度”逐渐达到“天作之合”境界的过程。自从两人在《追》第一期的第一次合作,就注定了他们是“绝配”。一方面李克勤的大哥在布道中诉说着自己的心声,另一方面周深通透饱满的音色完美的强调和升华了这份心声。

两种完全不同的唱法,表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音乐形象。如果两个音乐形象只是各自发挥,没有形成联系,那只能是各自的美,而不能是组合的美。很好,作为一名新晋歌手,周深很能理解前辈歌手李克勤想要表达的情感,那是一种需要传承的经典情怀,而周深却用独特的方式传承了这种情怀,不仅有着经典的味道,还成功的发扬了他令人惊叹的音乐特质。

追完之后,“勤而深”组正式出发,在之后的第一场戏中,他们选择了大哥李克勤的代表作《半月小夜曲》。随着代表作的开场,周深作为新晋歌手,对于李克勤大哥的理解受到考验,从中也可以看出两人合作的前景。两人继续合作唱追。与追不同的是,周深在声控的手法上更接近李克勤大哥,在感情上感觉更隐忍。《半月小夜曲》有着典型的低调深沉的勤奋情歌。周深能“收藏”它来解读它,说明他已经充分理解了李克大哥,这也是“勤奋与深刻”默契的最好见证。

到了《卡门》第七期,虽然是四个人合作的舞台,但我们会发现“勤快深沉”的默契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很大的层次。他们一方面低调内敛,一方面华丽奔放,却散发着同样的音乐气息和激情。更难能可贵的是,“勤快深沉”在多人舞台上依然能建立联系,相互呼应。因为多彩的部分在李克勤大哥的演唱中总能准确切入,对整个音乐和舞台的节奏要求非常高。没有对彼此音乐和情感节奏的精准把握,整首歌就会呈现多声部“打架”的局面。

至此,“勤而深”的合作经历了三次质的飞跃。第一次是音乐上的配合,第二次是情感上的一致,第三次是节奏上的默契。在实现了这三个飞跃之后,《那片海 听海》对“勤而深”的诠释达到了自成一体,浑然天成的境界。听海作为那片海的第二部分听起来像是一种自然的和谐。所谓知己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我们的歌》夺冠,成为最大赢家,是“板上钉钉”的事吗?他们还需要做一件事。以上所有的“勤而深”的经典合作,在音乐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整体的音乐节奏比较舒缓,音乐形象比较优美,没有太多的激动或仓促。

在《我们的歌》舞台上,《勤快深沉》尝试了艰苦的歌舞,最典型的是《狼的迪斯科》,音乐效果最差,表演最差。后期的《天下有情人》也让《勤快深沉》从第一掉到了第二。所以在《我们的歌》的最后阶段,只要保持一种自然和谐的合作感,摒弃所谓的“劲歌热舞”,那么“勤快深沉”就能成为最大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