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网络流行语能够发挥正向引导作用,能够引起大学生群体精神层面的共鸣与认同,许多大学生在社交平台使用此类网络流行语以表明自己的爱国之心与爱国之情,经过“两微一短”的传播,使更多的青年大学生知晓并进行使用。
2.网络流行语的谐趣性拓宽话语方式以增进师生互动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由精英阶层主导生产与控制的,具有权威性与庄严感,体现着浓厚的理论底色,对于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距离感”。
网络流行语恰好与之相反,具有谐趣性,符合大学生的娱乐需求,大学生对其青睐有加。分析调查问卷得知,77.46%的大学生因网络流行语幽默诙谐而选择使用网络流行语;66.01%的大学生则认为网络流行语是青年群体的一种话语方式。
因此,要善于运用网络流行语的谐趣性,营造趣味课堂,同时,融入网络流行语所提供的案例与素材,拓宽话语表达方式,有效增进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
网络流行语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案例素材,促使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畅通无阻。思政教育知识是社会规范与现实经验的统一,网络流行语中折射出的社会热点、社会现象,具有现实针对性,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的良好素材。
譬如,“逆行者”是指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那些无私奉献,迎难而上,挺身而出奋斗在抗疫前线的工作者。
网络流行语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大量的鲜活案例与素材,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找到两者的“连接点”,能够实现理论阐释与实践理解的生动统一,使学生在正确认识网络流行语的同时接受思想教育。
例如,在讲授责任与担当时,可采用“最美逆行者”的案例;在讲授理想信念的树立时,可用“觉醒年代”回顾我党的奋斗历程;在讲授家国情怀、增进爱国意识时,可用“14亿护旗手”激发爱国热情。
通过网络流行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链接”,搭建好沟通桥梁,保障师生沟通无阻,实现思想上的同频共振,从而将理论知识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事物具有两面性,网络流行语亦然。除了上述的正向作用,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具体表现为网络流行语的低俗化妨碍主流价值观的传播,网络流行语的“碎片式”阻碍大学生系统思维的构建,网络流行语的泛化造成师生之间出现“语言鸿沟”,网络流行语的随意性消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
1.网络流行语的低俗化妨碍主流价值观的传播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不受时间、地域等因素的限制,传播迅速,受众广泛,体现了平民话语表达的狂欢。
然而,随着话语狂欢的普适化,越来越多的流行语被改编或创造出来,网络流行语的数量呈井喷式增长,其内容质量却呈现出良莠不齐的情况。
大量的网络流行语充斥在网络空间,其中出现了一些庸俗、低俗的网络流行语。正是这类不良网络流行语妨碍了主流价值观传播。
网络流行语的共鸣传导,致使大学生产生冷漠心态。网络流行语幽默、风趣,这种娱乐化特征吸引着大学生,能够引发大学生共鸣,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接受和使用程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