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渐凉,心却扬”,北京时间8月23日11点15分59秒将迎来处暑节气,处暑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处暑即“出暑”,意味着酷暑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气温将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处暑后昼夜温差大,非常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农作物成熟得特别快,我国大部分地区林果和农作物陆续进入成熟期,因此农民对处暑非常重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我们老祖宗留下了很多关于“处暑”的农谚,虽然寥寥几字,但是却饱含智慧,可以很好的指导我们进行农耕生产。
“天地始萧,禾乃登”,关于“处暑”的6句农谚,你了解多少?一、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处暑后虽然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在减弱,但是进入处暑炎热的三伏天才刚刚结束,暑气呈退减趋势,但是并没有完全消退,地表积蓄的热量还是很高。
严格意义来说,只有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降到22℃以下时才算进入秋高气爽的秋季,这一时间节点往往要在“秋分”节气以后。
处暑后副热带高压虽然在向南移动,但是有时候会突然“北抬”,北抬会导致副热带高压的北脊线向北移动,会导致温度再次回升,这种炎热的天气俗称“秋老虎”,在秋老虎的控制下,会出现晴朗少云的天气,太阳的热辐射量会大大增加,人们会感到异常炎热。
二、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
处暑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林果和农作物陆续进入成熟期,因此处暑时节农民非常怕刮大风。
处暑时节刮大风,会导致果子大量脱落,会给果农带来巨大的损失;其次,处暑时节粮食作物往往处于“头重脚轻”的状态,如果遇到大风天气,农作物很容易倒伏,农作物倒伏后不仅不便采收,而且还会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会导致籽粒不饱满,粮食的千粒重会降低。
三、处暑长薯
红薯地下块根膨大期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2~25℃,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抑制块茎的生长,而处暑节气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会降到25℃以下,非常有利于块茎的生长。
此外,处暑后昼夜温差逐渐加大,非常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淀粉和糖分的合成量会大大增加,红薯块茎的膨大速度会大大加快。
“处暑长薯”,处暑后红薯进入快速膨大期,老话说“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当时”,红薯不耐冻,植株经霜会枯萎死亡,红薯收获过早不利于薯块充分膨大,收获过晚容易遭受冻害,霜降节气是红薯的最佳收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