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4》终于上映了,作为《叶问》系列的最后一部,《叶问4》保留了一贯的水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票房就突破了10亿大关,一举打破国内功夫片的最高票房纪录。
《叶问4》的故事并不复杂,主要讲述了叶问的妻子去世后,叶问和儿子过着平凡的生活,直到他被确诊头颈癌后,不放心被学校劝退的儿子,决定远赴美国为其重新寻找学校,却意外卷入一场当地军方势力与华人武馆的故事。
一、仁者,侠士“武术,虽然是一种武装的力量,但是我们中国武术是包含了儒家的哲理,武德,也就是仁,推己及人。”《叶问》
对于很多人来说,认识叶问大多都是从《叶问》这部电影开始的。
2008年《叶问1》刚一上映就获得了极高的口碑,影片的走红,让许多人知道了甄子丹,知道了叶问。
和之前单纯表现拳脚的功夫片不同的是,甄子丹所饰演的叶问,总是身着一身长衫、宽松的黑裤,说话慢条斯理,儒将的形象扑面而来。
“儒将”是甄子丹所饰演的叶问最大的特点。
“儒将”最早出于薛能的《清河泛舟》:“儒将不须夸郄縠 ,未闻诗句解风流。” 通常用来比喻文才和武功都很出众的儒门将帅,但用在叶问身上,还多了一副中国人特有的仁者之心。
影片的开头就讲到叶问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他患了头颈癌,虽然还是初期,但癌细胞扩散的非常快,只能采取化疗来控制。
时日无多的叶问,没有时间哭泣和悲伤,只有儿子叶正让他放心不下。
此时的叶正正在经历每一个青少年都会经历的青春期,喜欢用拳头来解决问题让叶正成了学校里的问题青年,最后被学校劝退。
叛逆似乎是许多家庭都会面对的问题,需要花时间和心血才能解决,但是叶问却没有时间了,他准备利用人生最后的一点时间远赴美国为儿子找一家合适的学校。
哪怕生命即将终结,心里想的也是其他人,这是蕴藏在中国人灵魂深处的善良。
其实,不只是《叶问4》,在整个《叶问》系列中,处处都体现了叶问的仁者形象。就好比在《叶问1》中,出生富裕的叶问原本生活安逸,不用为生活发愁的他每天的生活就是练练拳,陪一下妻小,但日本人入侵后,家境急转直下,没了房子,也没了生活来源,为了生活,叶问不得不外出谋生活。
这对一个从小养尊处优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考验,叶问也不例外,为了生存,叶问先是将家中值钱的物件都典当了,最后好不容易找了一个挖煤的工作。
委屈是少不了的,但是叶问从来不会把不好的情绪传染给家人,他还经常把午餐省下来留给妻子和孩子。
就在这个时候,日军将领三蒲以一袋米为酬劳开设擂台,起初叶问也不愿意上台与之决斗,直到好友在擂台上被击毙,为了民族大义,叶问愤然走向斗场。
作为一个功夫片,《叶问》已经不仅仅是拳脚的展示,而是刻画了一个有血有肉有的文化英雄形象。
《叶问1》剧照
二、正义,一个武者的初心“我是个练武之人,遇到不公义的事情,我一定要站出来,这就是我们学武术的初心。”——《叶问4》
为了给儿子叶正找一家学校,叶问来到了美国。
在那个年代,想出国读书,需要中华总会会长写推荐信,所以叶问到美国的第一站就来到了中华总会,请万会长写推荐信。
但是,事情却并不如最初想的那么顺利,当时华人备受白人的欺凌,不仅处处受歧视,还动不动就遭到移民局的调查,所以当时的中华总会有一个默认的规矩,就是凡是学武之人,都不得教外国人功夫。
但叶问的徒弟李小龙却破坏了这个规矩,所以万会长并不愿意为他写推荐信,其实,只要叶问愿意与李小龙划清界限,就可以立刻获得推荐信,但叶问却没有这样做,在他的心里,功夫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之一,教外国人功夫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我们中国的文化。
正是这种情怀让叶问失去了获得推荐信的机会,就在他想其他办法找学校的时候,偶遇了正在被同学欺负的万宗华的女儿,出于正义,他出手收拾了那几个小混混,却没想到惹上了美国军官、格斗高手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