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1》剧照
虽然是武术大师,叶问却从不轻易与人下擂较量,因为武术是一种文化、一种修养,不是用来打架的,但巴顿的一再挑衅让叶问坐不住了,出于对正义的执著,叶问决定用他的绝学咏春与之决斗。
那么,以万会长为代表的保守派就不正义了吗?
万宗华,太极大师,痴迷于武术,在美国生活了许久的他受了太多的歧视,但是在不公正面前,他选择了忍,包括他的女儿,也是要求忍字当头,他这样做并不是怕事,只是因为他觉得在当时的情境下,忍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正义,与叶问切磋,他知道叶问的一只手臂受伤后,也收起了一只手臂,单臂与之较量,面对巴顿的挑衅,他明知道自己可能打不过,却毅然前往,还差点丧命。
其他的宗派大师们也是一样,他们以中华总会的名义,保护了许多在唐人街打工的华人,中国人,走到哪里都是一家人,这种家国同构的共同意识也是家国情怀的重要体现。
《叶问3》剧照
三、无处不在的传承- 1.招式的传承
在《叶问4》中,有一个亮点就是陈国坤饰演的李小龙。
为了学习拳法,李小龙来到香港向叶问学习咏春拳。
李小龙第一次出场,是在《叶问2》的片尾,当时还只有10岁的李小龙因为痴迷武术,所以向叶问拜师学艺。但是真正收李小龙为徒还是在他成年以后。
李小龙对发扬中国功夫有着巨大的贡献,他是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首位华人主角。可以说,李小龙的出现,是中国功夫走向世界的开始。
《叶问4》中也体现了这一点,为了传承中国功夫,他写了一本书叫做《基本中国拳法》,这部著作出版于1963年,那一年,李小龙只有23岁。
在电影中,《基本中国拳法》的出现引起了其他门派的不满,在他们看来,这一本只有几十页的小册子根本无法代表中国传承千年的武术技法,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这本小册子,让外国人第一次见到了什么是中国功夫。
将中国武术发扬光大就是一种传承。
2.父子传承
在中国传统技法的传承上,父子传承是不可缺席的。
叶问出生于一个富贵人家,但日本人的入侵让他一夜之间一无所有,为了生存,叶问放下了最爱的咏春,开始用体力换取财物,虽然后来在香港开了武馆,可依旧过的十分拮据。
在那个年代,打拳的人多数都不富裕,所以叶问希望儿子能好好读书。
这种想法本身没什么错,但他却忘记了叶正也有自己的想法,他的爱好就是打拳。
父亲不理解儿子,儿子也不理解父亲,这样的亲子关系肯定好不到哪去,所以在影片的开始,父子俩的对话充满了各种冲突,叶问到美国后,叶正更是连父亲的一个电话也不愿意接。
但美国的一系列经历让叶问改变了想法,他忽然明白了,儿子逐渐在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作为父亲应该支持和鼓励,他决定回国后亲自教叶正打拳。
这既是父子关系的和解,也是中国功夫的传承。
自从2008年《叶问1》上映,已经过去了十年,2019年底,随着《叶问4》的上映,《叶问》系列终于走向了终结。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功夫片似乎不流行了,尤其是近几年,能获得较高票房的唯有“叶问系列”。
纵观“叶问系列”,我们可以发现,“叶问系列”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最关键的就是对传统的以打斗为”主的功夫片的成功改造,除了展现中国传统武术以外,还着重讲述了以叶问为代表的武术大师在国仇家恨、武术格局不断缩小的情境下的抉择和使命。
作为系列的终结篇,《叶问4》承前启后,在这部里,即将步入生命终结的叶问凭借一颗赤子之心,用正宗的咏春击败了对手,这是一代宗师最完美的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