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禹
之后,根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五帝之后的四帝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陶唐氏尧,有虞氏舜都是黄帝的后代,尤其是尧舜禹,更是被尊称为上古圣人。
尧又称陶唐氏,姓伊祁,名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发祥地就在今山西的运城和临汾一带, 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
舜姓姚,传说眼睛有双瞳而取名“重华”,被尧封在虞地,所以号有虞氏,称虞舜。还是著名的24孝之首 “孝感动天”的主人公。传说是尧在知道舜的良好美德之后才把天下王位传给他,这就是著名的禅让制度。而到了舜去世之前,也这样把王位禅让给了德才兼备的禹。
大禹治水
在尧舜时期,中原发生滔天洪水,禹继承了父亲鲧的事业,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治理水患, "三过家门而不入",耗尽了心血与体力,终于治水成功。
因为禹的显赫功德,于是舜就将王位禅让给了他,而禹死后却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启,结束了禅让时代的同时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
大禹治水
至此传说时代最主要的故事就介绍完了,这些传说对于你而言肯定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你可能还会觉得有些出入,和自己了解的并不相同。
别急,正如这些故事人物的共同称呼,他们大都是一些传说,有真实也有虚构,随着时间推荐,还会出现不同版本内容,让人难以分辨。
尤其是随着现代历史学,考古学的引进,这些古史传说的真实性,更是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的质疑,比如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就对这些古史传说进行了大范围系统的批判。
有些专家发现,很多越古老的传说反而记载在书籍的时间越晚,比如盘古的神话传说最早记录在三国时期的《三五历记》,最早出现伏羲女娲形象则是在西汉时期,西汉的《史记》详细记录了五帝的故事,而先秦诸子所著的《尚书》却只记载了尧舜之后的历史。
所以,不管是传说中很多超自然的元素不合常识,还是考证出是后世之人为了某些目的地刻意编造,对于当今人而言,这些神话传说更多是一种文化背景,而不是百分之百正确的历史事实。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有很多地方争抢同一个人物的故里、陵墓, 也许这些人物在历史上根本不曾存在,或者就不是一个具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