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建一局的总经理。
和他一样接到电话,匆匆赶来开会的,还有其他5家建筑公司的掌舵者:
市政,城建,建工,住总,城乡。
会议下达的命令很明确:六家公司齐上阵,建成一座传染病医院!
医院选址是北京小汤山。
工期,只有7天!
所有参会人员都面色沉重,谁都知道,这是个无比艰巨的任务。
这样一座医院,700天能建成就不错了!
现在的任务,相当于把工期压缩了100倍,这谁顶得住啊?
可是,顶不住也得硬顶!
季加铭等人非常清楚,疫情已经到了十万火急的地步了。
疫情不等人!再这样下去北京就乱套了。
这座城市是中国的心脏,只要能让它恢复健康,哪怕是累死了也得硬干。
他们都点了头,立下了军令状:
在2003年4月30日晚上十点之前,小汤山医院将会竣工!
当他们走出会议室,已经是4月23日的凌晨。
这些负责人一夜未眠,彻夜都在动员,安排工人迅速到位。
天亮之前,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已经集结起来。
4000多名工人,赶到了位于北京郊区的小汤山。
其他工人陆续赶来,人数很快达7000人以上。
这种惊人的组织动员能力,能和一些国家的军方相媲美!
人是都到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却出现了:
后勤保障无法迅速到位!
7000多人的饮食和住宿,要想在一夜里就保障好,无异于天方夜谭。
“皇帝不差饿兵”,饿着肚子怎么去冲锋?
几位负责人焦头烂额。
他们一方面安排工人们先开工,一方面紧急运送物资。
想要热气腾腾的饭菜是不可能了,能提供水和面包就已经很不错了。
难得的是,工人们都不抱怨。
他们啃几口面包,咕咚咕咚灌下一瓶矿泉水,就算是解决了一顿饭,转身继续在工地上挥汗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