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粤常和“越”通用,含义也是一样。在先秦文献中,中原文化对长江以南沿海部族,统称为“百越”,包括吴越、闽越、扬越、骆越、于越等。从简称上看,粤(通“越”)是唯一保留下来的和越文化有关的省份。
楚国虽是南方大国
但在百越看来却是北方大国
字形上看,“越”又同戉,指的是生产“戉”这种兵器的南方部落。具体的兵器形态,可以看看良渚文化出土的玉钺。
广东的“粤”起源于南越国。这是一个已经完成中原文化融合的政权。它的建立者是秦朝南海郡尉赵佗。听名字就像中原人。没错,赵佗的祖籍就在今天河北的正定县。这个县城这几年可是新闻的大热点。
正定先属中山,后属赵国,后有“赵”佗
在南越国建立之前,秦朝就已经完成了大范围的民族融合。最著名的一次是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发逃亡被捕者、入赘者和贾人进入百越。这批人口共有50万,其中大部分是商人。由此可见,岭南人的经商血统是一脉相承的。
为了进军和拓殖岭南
秦朝开通了著名的灵渠
湖北
几年前,一个代表提议改湖北的简称,说“鄂”不吉利,通“恶”。此话一出,海南省不答应了,难道你说我“穷”(琼)?黑龙江也不黑啊?这个谐音梗有点尴尬。鄂不仅不恶,里面还隐含了一段十分曲折的历史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