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排名之首,四大名著文学性排名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25 14:32:33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为什么会引起争议?他为什么不署名呢?

曹雪芹作为《红楼梦》的作者,其实就是考证派红学提出来的,而在考证派得出这个结论之前,《红楼梦》自诞生之日起,一直到了二三十年后,根本就没有人知道他的作者。

在这种情况下,最早研究《红楼梦》的学者便有了不下数十种的猜测,有人说其作者是清代的著名戏曲家洪昇,有人说是文学家顾景星,甚至还有人认为是明末清初的方以智、冒辟疆和吴梅村等人。这些人里,被人提到最多的就是吴梅村。

吴梅村名叫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明末清初著名诗人,生于江苏太仓,崇祯四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等职,清军入关后,他被迫北上在清廷任职。

吴梅村是娄东诗派的开创者,与钱谦益和龚鼎孽并称“江左三大家”,在当时很有名望。

而吴梅村作为《红楼梦》的作者,就是索隐派红学提出来的。杜世杰在《红楼梦释真》一文中,根据吴梅村的《通天台》、《秣陵春》和《临春阁》三剧与《红楼梦》的种种巧合,以及吴梅村对自己后世的安排,跟《红楼梦》中的某些谐音或人名相呼应,最终得出是吴梅村创作了《红楼梦》。随后,又有人提出了其作者是洪昇、顾景星和冒辟疆等人。

而现在大家公认的《红楼梦》的作者、一代文坛巨匠曹雪芹却没有人去提及,真是一点存在感都没有。这跟《红楼梦》的开篇有很大的关系。

在《红楼梦》开篇中有一段文字,大体意思是这样:空空道人在一块石头上,抄得《石头记》后,入红尘被“色”所困,遂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篡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四大名著排名之首,四大名著文学性排名(5)

这样一来,《红楼梦》的作者就显得有些扑朔迷离,索隐派的杜世杰索性认为“曹雪芹”就是个子虚乌有先生,仅仅只是个“抄写勤”而已,充其量只不过是《红楼梦》前八十回的重要编修和增删者,根本不是其原创作者。

当然,这个版本的《红楼梦》还不是最早的版本,在后来考证的其他早期版本上,发现上面竟然都没有曹雪芹,有人甚至说《红楼梦》根本就是在明朝末年创作的,那时候曹雪芹都没有出生,这也是当年《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不是曹雪芹的争议起源。

于是,有人便考证出《红楼梦》的作者是洪昇、顾景星、方以智和吴梅村等人,而且还都提出了相应的证据。

原来,这是人们从《红楼梦》里一个非常有趣的发现开始的。

在《红楼梦》的第二十六回里,有一个写得非常精彩的地方,这里却有一个非常明显而且矛盾的时间点:贾宝玉去潇湘馆里看林黛玉,遇到薛蟠作妖,把贾宝玉骗了出来,还说第二天“五月初三”是他的生日,但他想提前过,就把贾宝玉拉出去一起喝酒庆祝。当晚,林黛玉前去怡红院探望贾宝玉,可是没人给她开门,她很是凄凉,一夜都没睡好,第二天便去葬花。而这一天,书中却明明白白地说是四月二十六日。

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时间点,有人说这是当时作者的笔误,可是有人却说,这两个时间点非常明显,作者别的地方都没有问题,怎么偏偏在这里出了这样低级的问题呢?

最后,研究者们开始查阅资料,终于发现了一个重大的疑点。原来,在明末清初时,这两个时间点都隐藏了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可以说是血泪斑斑。

1644年五月初二,吴三桂带领清兵进入了北京城。第二天,五月初三,摄政王多尔衮下达了剃发令,不从者斩,人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四大名著排名之首,四大名著文学性排名(6)

第二年的四月二十六日,南明政权的扬州城陷落,史可法为国捐躯,清军在扬州城开始了长达十天的大屠*,一共有超过八十余万百姓罹难。

有人认为,《红楼梦》里竟然藏有这么重要的线索,便认为其作者很可能就是明朝的一位遗民,他写的也不是什么简单的爱情故事,而是一部有关国难的血泪史。

于是,冒辟疆、顾景星和吴梅村等人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和研究,认为他们可能是《红楼梦》的作者。因为他们都是明末清初的人,而且他们都满足四个条件:家里以前是大官;家里都有一个大园子;家里都有数不清的姬妾美女;家道都最终中落。到了最后,这些家族里的人流落四方,女眷沦落风尘,甚至还有人遁入了空门,跟《红楼梦》里的情景非常相似。

不过,最后由于证据不足,关键是这些人当时的名气太大,遗留的书稿脉络非常清晰,以致于这些人都没有成为主流,无法取代曹雪芹成为《红楼梦》的作者。

有人可能会问:一个人写一部小说,怎么就不能光明正大、堂而皇之地把自己的姓名署上呢?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写小说特别是写白话小说的人在当时被人很是瞧不起,认为他们是狗肉上不了台面,俗不可耐。不仅在明朝时有个叫田汝成的人曾经恶毒地攻击过写《三国演义》的罗贯中,诅咒“其子孙三代皆哑”;甚至到了近代,民国教育家刘文典也公开地鄙视过写小说的著名文学家沈从文。

当时,这两人都在西南联大任教,沈从文评上了教授,刘文典听说后,破口大骂道:“在西南联大,如果沈从文都是教授,那我就成了太上教授了!”骨子里的看不起,可见一斑。

第二个原因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文字狱。清代统治中国一共有二百六十八年,而文字狱就持续了二百五十多年,这让这些搞创作、写小说的人无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所以,他们也就不敢在自己的书上写下自己真实的姓名了。

四大名著排名之首,四大名著文学性排名(7)

《红楼梦》‬中的家族原型到底是曹雪芹家?纳兰性德家,还是其他的呢?

在胡适提出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一说时,也曾经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

大家知道,在《红楼梦》里所描述的生活场景,都是非常奢华而细腻的,就像大观园一样,不仅有“富贵温柔乡”的气派,也有“花柳繁华地”的风情,它就如同一个高贵而奢华的艺术品,让人充满了遐想。

然而,有人却说,如此漂亮而又充满梦幻的场景,曹雪芹根本就写不出来。这跟曹雪芹的人生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

曹雪芹是江宁织造曹寅的孙子,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小时候生活优越,锦衣玉食,享尽了荣华富贵。

雍正六年(1728年),曹雪芹刚满十三岁时,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他也只好随着家人迁回北京,从此曹家一蹶不振。后来,曹雪芹甚至还要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有人认为,曹雪芹当年只有十三岁,还是个孩子,凭着自己的一些记忆,怎么可能把家族里的那种奢靡精致的生活,甚至是官场上的一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写得如此的栩栩如生呢?

这时,可能又有人会说,艺术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罗贯中写了《三国演义》,他难道就要去带兵打仗吗?施耐庵写出了《水浒传》,未必一定要去当大盗造反吧?这样说其实也不无道理,可是,有研究者又发现,《红楼梦》里有很多的细节,跟曹家根本就对不上。

于是,有人又提出虽然曹雪芹没有经历过这些事情,很可能凭着以前的关系,成年后写书时借鉴了一些别人家里的素材。而这个人就是纳兰性德。

康熙年间,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要做官,问索三;要讲情,问老明;天要平,*老明,天要安,*索三。这里的索三指的是索额图,老明指的是纳兰明珠

而纳兰性德就是纳兰明珠的长子,出身于满洲显贵叶赫那拉氏,母亲是英亲王阿济格的第五个女儿,典型的皇亲国戚,家里的钱财更是不计其数。

据说,当时有一伙强盗潜入了北京玉簪胡同一处被没收的官宅里,四处乱挖,竟然在一间旧房的山墙处,挖出来8000多两白银和2000多两黄金。随后,他们买下了这所旧宅,又在里面挖出来10万多两白银。

四大名著排名之首,四大名著文学性排名(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