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貌相怎么理解,人不可貌相怎么反驳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25 19:22:18

人不可貌相,说的是不能只根据外貌来评估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亦即是不能以貌取人,那“人不可貌相”的原型说的是谁?与此相关的故事又有哪些?

这个人与孔夫子有关,想不到孔圣人也会“以貌取人”吧。

人不可貌相怎么理解,人不可貌相怎么反驳(1)

最早的记录是在《韩非子·显学》中,原文如下:曰:"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

这段话其实就是说孔子以貌取人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复姓澹台,名灭明的人,是春秋末期的鲁国武城人。他天生长相跟常人不太一样,不是帅出了宇宙,而是面貌丑陋。据说长得“额低口窄,鼻梁低矮,不具大器形貌”,自然就不怎么招人喜欢。

人不可貌相怎么理解,人不可貌相怎么反驳(2)

所以,当他去拜孔子为师时,孔子虽然为了信守自己“有教无类”的理念没有拒绝他,但就是不上心,总对他爱答不理,让人家坐冷板凳。澹台灭明被孔夫子以貌取人的态度深深地伤害了,然后就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孔子,并开始了漫长刻苦的自学历程。

以貌取人的孔子没把澹台灭明当回事儿,但是他非常喜爱的弟子子游却对澹台灭明颇为欣赏。子游从武城宰任上回到曲阜看望孔子时,孔子问他:

“你在那里得到什么人才了吗?”子游就借机赞美了澹台灭明的高尚品格:“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人不可貌相怎么理解,人不可貌相怎么反驳(3)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做事从不投机取巧走捷径,没有公事从来不到我屋里来。”但固执的孔子依然不为所动。做人还是得自强乐观,毕竟野百合也有春天,这不人家澹台灭明可不是玻璃心。

澹台灭明自学成才后,独辟蹊径,南下吴楚游历讲学,积极传播儒家学说。知识渊博、道德高尚的澹台灭明在江南地区理所当然地受到了百姓们的爱戴。厉害的是当地跟从他学习的有三百多人。

人不可貌相怎么理解,人不可貌相怎么反驳(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