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乌克兰是一个国家吗,中国对俄罗斯乌克兰的最新态度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28 05:58:13

拜占庭帝国双头鹰标志(左)与俄罗斯国徽(右)

老话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随着各地大贵族势力的增强及地方自然经济的发展,统一的国家政权日趋瓦解,逐渐分裂为许多独立的地方公国。其中一些位于边陲之地的罗斯小公国,被统称为“乌克兰”。《罗斯史记》上说,“乌克兰”一词的本义就是“边陲之地”。

13世纪初,蒙古的铁蹄踏入了东欧平原,在这里建立了钦察汗国,罗斯人与其他民族的联军同蒙古—鞑靼人在卡尔卡河畔对峙,联军被打败,此后罗斯人臣服于钦察汗国。与此同时,在东北罗斯的莫斯科地区,莫斯科公国建立了起来。

两个国家的发展从此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1328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获得替蒙古人征税的权利,依靠金钱、蒙古人和教会的支持,击败劲敌特维尔大公国,取得弗拉基米尔大公称号,开始领导罗斯诸侯。到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在位时,莫斯科公国达到极盛时期,而这时金帐汗国的实力却日益减弱了。德米特里继续与邻近各公国作战,先后击退立陶宛和蒙古人的入侵,取得顿斯科伊的称号。

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纵横于诸国之间,利用各汗之间的矛盾,极尽所法,逐步兼并其它国家。1478年,伊凡三世停止缴纳贡赋。1480年,金帐汗阿合马率兵讨伐。伊凡三世怯阵准备退却。在莫斯科市民压力下,才陈兵乌格拉河,与蒙古军隔河对峙。不久后形势发生变化。蒙古军因天寒粮缺,波兰援军未到,又听说都城萨莱受到克里米亚汗的袭击,被迫撤兵,伊凡三世不战而胜。不久,阿合马在内讧中被*。这样,结束了蒙古人对俄长达240年的统治。在与蒙古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俄罗斯人的领导者莫斯科大公也接受了东方蒙古人在政治制度、军事行政组织、人民普遍纳税服役、尤其是关于王权无限的教诲,从而才拥有了建立专制国家的种种手段和武器。到伊凡四世时期,中央集权体制的建设开始起步,俄罗斯国家开始走向了中央集权。

俄罗斯和乌克兰是一个国家吗,中国对俄罗斯乌克兰的最新态度(5)

莫斯科公国疆域图

再看基辅罗斯地区。西部一度被波兰人占领,在波兰人的帮助下击退了日益衰落的蒙古人;乌克兰东部由于长期被蒙古人占领,出现了哥萨克人。乌克兰西部和东部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矛盾的长期存在。其中东部的哥萨克人虽然名义上是乌克兰人,但在文化上和传统上更接近于俄罗斯人,因此他们先天就对俄罗斯有好感,对于乌克兰西部的归属感反而不够强烈。乌克兰西部自认为继承了罗马正统文化,信仰天主教,在文化宗教上天然更亲近西欧,对东部和俄罗斯也有排斥心理。

于是到了到了15世纪,“俄罗斯”和“乌克兰”才在能历史中比较明显地区分开来,那时候莫斯科公国已经强大,而“乌克兰”还是立陶宛和波兰大公国控制下的东欧地区,不是个国家。

恩怨纠葛

在公元12—13世纪,“乌克兰”一词开始使用,随后,这一称谓逐步扩大到今天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并以这一称谓为纽带,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然而,乌克兰当时只是作为一个地理学概念和民族学概念存在,并不存在乌克兰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土地分别被划入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王国的版图,乌克兰人成为一个没有自己国家的民族。

由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1648年,乌克兰人民在赫梅利尼茨基的率领下起义,反对波兰的统治。这场起义遭到了波兰军队的残酷镇压。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哥萨克起义军决定向俄罗斯求助。1653年,俄罗斯的缙绅会议(即等级代表会议,由贵族、僧侣、城市民众3个等级代表参加。贵族在会议上起着主导作用。会议的期限和议程由沙皇决定。除国家农民的代表偶尔参加会议外,占人口大多数的契约农和债农均被排挤在外。)接受了这个请求。第二年哥萨克大会通过了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的佩利亚斯拉夫协定,规定乌克兰受俄罗斯的保护。但此时的西乌克兰还是由波兰统治。

之后的俄罗斯自1654年到1667年,和波兰展开了长达13年的战争,最终两国签订了瓜分乌克兰的停战协定,规定第聂伯河右岸(西乌克兰)属于波兰,第聂伯河左岸(东乌克兰)属于俄罗斯。但随着俄罗斯的不断强大,在他们开疆拓土的精神指引下,最终于1795年占领了除奥地利(原为匈牙利所占,后随匈牙利并入奥地利建立了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加利西亚外的所有乌克兰地区,自此开始了二百多年的俄罗斯统治时期。

俄罗斯和乌克兰是一个国家吗,中国对俄罗斯乌克兰的最新态度(6)

俄罗斯帝国从波罗的海到里海的新边境地图1795

1700年,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发动与瑞典争夺波罗的海的北方战争。战争期间,彼得大帝征调大批乌克兰哥萨克人充当炮灰。彼得大帝还以战争为由,强行取消了乌克兰的地方自治,引起了乌贵族不满。1708年,乌克兰首领玛泽帕与瑞典结盟,企图实现民族独立。

1709年,俄军在乌克兰境内彻底击败了瑞典军队,乌克兰的独立梦想破灭。随后,彼得大帝专门组成了小俄罗斯部,在乌推行全面俄罗斯化的殖民政策,按照俄罗斯的社会模式、价值观念和语言文化重新构建乌克兰社会结构。沙俄用刚柔并济的办法,同化了乌克兰上层统治阶级,确立俄语的官方地位,把乌克兰语贬为“乡巴佬”语言,禁止乌克兰文书籍和教科书的出版,强制乌克兰人抛弃自己的母语和文化传统。政策到了叶卡捷琳娜女皇的时代进一步收紧,她的意思是把乌克兰彻底俄罗斯化,谁要是反对就打到他不反对为止。从1709年之后的200年间,沙俄一直牢牢控制着乌克兰。

在十月革命期间,乌克兰曾经有过短暂的独立。但在德国一战失败后,成立不到一年的这个政权瓦解,随之乌克兰又成为了各方角逐的战场。在俄罗斯和波兰的战争中,俄罗斯遭受到了失败,随后签订了《里加和约》,将西乌克兰划归波兰。1920年,乌克兰和俄罗斯签订了联盟条约。1922年12月,乌克兰与俄罗斯、白俄罗斯、高加索联邦等国共同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俄罗斯和乌克兰是一个国家吗,中国对俄罗斯乌克兰的最新态度(7)

苏联版图及加盟共和国变迁 图源:百度百科

到了苏联时期,斯大林积极推进共产主义和计划经济。为了发展重工业,采用残酷而粗暴的农业补贴工业的政策,在鼓励人们努力产粮的同时,也让农民把除了满足自家的口粮都交了出来,出口赚取外汇以建立工业。这种做法引发了乌克兰农民激烈的反抗。

强势的斯大林怎会坐视不管,他流放了大量乌克兰农民,也囚禁了乌克兰的文人,乌克兰的产粮量*。为了惩罚乌克兰人,在1932年,斯大林没收了乌克兰所有的生产资料,比如农用工具、粮食种子等;封锁了粮食进入乌克兰的通道,禁止乌克兰人逃离,还派人到处搜刮粮食。没有了生产工具,粮食也被收走,面对肥沃的土地不能耕种,又没有粮食来源,乌克兰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饥荒。整个饥荒期间,乌克兰饿死了数百万人,这从此成为了乌克兰仇视俄罗斯的重要原因。

俄乌裂痕

在1991年苏联这座“大厦”分崩离析后,乌克兰也趁机脱离苏联成为了一个独立国家。1994年美国、英国和俄罗斯与乌克兰签署布达佩斯备忘录,以乌克兰弃核换取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尊重乌克兰的独立、主权和现有边界。2004年亲俄政治家与亲西方政治家的选举之争引发“橙色革命”,2013—2014年因亚努科维奇总统拒绝签署与欧盟的联系协定引发了“广场革命”,最终俄罗斯干预,导致克里米亚被“并入”俄罗斯,乌克兰东部成为冲突区,俄乌关系降至冰点,现在的乌克兰政府坚定地走亲西方道路,不断和俄罗斯叫板。可以说,乌克兰人对俄罗斯人的恶感,既有现实的因素,更是历史上百年积怨的结果。

从乌克兰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它在政治上的统一基本上是由俄罗斯来替它完成的。因此,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发展基本上也处于同步的状态。在这期间,俄罗斯也曾对乌克兰实施了某种程度上的同化政策,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在的俄乌战争中,东乌地区就是坚定的俄罗斯支持者。但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化隔阂最终决定了乌克兰和俄罗斯难以真正的融合,当俄罗斯衰落之时,乌克兰向西同欧洲靠拢的想法就会大大加强。如今的俄乌战争,呈现的就是这种现象。俄乌想要真正地停战,大概是得重新对乌克兰地区划分下势力范围。当然,这博弈的两方一方是俄罗斯,另一方却不是乌克兰。

,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