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全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28 07:45:56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章既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写文章是总结的过程,堪作苦事;改文章是再加工的过程,堪作难事。把文章认认真真写出来,十分辛苦,已属不易。若把文章改好,还要再作一番难。文章就在“苦中孵”,在“难中化”。

有人把改文章比作炒夹生饭。刚写好的文章就好比夹生饭,既没熟透,更不合口味,需要回锅调理才可入口。文章之苦之难,古人的认识更为深刻。唐子西云:“诗初成时,未见可訾处,姑置之。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乃反复改正之。隔数日取阅,疵累又出,又改正之。如此数四,方敢示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王羲之趁着醉意而作《兰亭集序》,其中就有多处涂改。写文章本就不是一气呵成的事,反复再三是规律。那些“一吟双泪流”的大作,正是“两句三年得”的反复咀嚼修改的结果。比如人们熟知的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其中的“绿”字便是他屡次“自以为非”,经多次删改才定下来的。可见,流芳千古的好文章多有近乎极致完美的追求。

文章改到自己满意也未必是终点,名篇《醉翁亭记》就是例证。原文开头写道:“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欧阳修觉得还是不妥,却一时又不知如何删改。一位老秀才看后认为,文章主要写醉翁亭,而醉翁亭在琅琊山上,其他的山就不必一一写出了。欧阳修深以为然,将四面山名一笔划掉,只写“环滁皆山也”五字。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吕氏春秋》完稿后,吕不韦“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如此,“一字千金”的杂家上乘之言让人读起来字字如金。

有位作家谈创作经验:写完一篇文章,自己至少改三遍,然后过二三手甚至四手五手,再回到自己手上,对比几次修改变化后斟酌取舍一番,最后定稿。自己不满意的稿子很难达到他人满意。改到自己满意后,再经别人修改,发现自己又不满意了,于是再改到满意。写文章就是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好文章要经得起手摸,摸多了,也就好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清代袁枚著《续诗品》云:“知一重非,进一重境。”好文章都有一个知“非”进“境”的过程。正如清代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所言:“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