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
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
唐·宋之问
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
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
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
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立春
宋·廖行之
随意旛花剪缀新,
杯盘草草簇芳辛。
还欣好景平生事,
赢得旬余分外春。
立春
宋·方岳
冰丝玉缕簇青红,
已逗花梢一信风。
梦到谢池新雪尽,
暖烟含雨绿匆匆。
关于立春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故《立春》诗云:“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立春这天“阳和启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古代有这样一个传说:立春快到来的时候,县官会带着本地的知名人士去土地里挖一个坑,然后把羽毛、鸡毛等轻物质放在坑里,等到了某个时辰,坑里的羽毛和鸡毛会从坑里飘上来,这个时刻就是立春时辰,开始放鞭炮庆祝,预祝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
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立春是一个时间点,也可以是一个时间段。中国传统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朝阳
爸和妈的地早都是别人种着了,可到了立春节气,心里还是欣欣然。
爸和妈都是把立春叫做打春,在辽西乡下人们也都是这么叫。
后来在书上知道,打春的源出是打春牛,是催耕不误农时的意思。现在的辽西乡下,早就没有了耕牛。打春时节,东风未解冻,蛰虫未振,鱼陟负冰。辽西的大小凌河河面上,依旧是孩童冰嬉,迎面而来的风依旧凛冽,距离春耕还有很远的日子要走。
谢子安说,“辽西春脖长,春脸短。”春脖子是指从立春到春种之前的备耕时间。
“辽西的春天性格过于内敛,过于含而不露,孕在怀中,裹在包里,不显春。辽西的山野,仍然是那种青苍的颜色。”麒麟山面向着凌河,灰蒙蒙的是山脚的榆槐,沉绿的是山坡的油松。
毕竟是立春节气了,风也就不再那么硬,心里也就暖起来。在辽西,所谓东风,也不是纯粹的东向而来,而是东北风。辽西的冬天是北风一统,春天了东风渐盛。
气温是指来自距离地面1.5米高处的温度。辽西朝阳的气温地理分布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基本状况是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趋势。
今年的立春这天,是在正月十四。在辽西,还是过年的余韵袅袅。过了十五,秧歌的锣鼓渐息,就是该筹划这一年的生计了。辽西的低山丘陵,也开始在等着一场一场的雨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