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唐·张蠙《登单于台》
人之青年,当如黄河,脱缰野马,激流勇进。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亦如李白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青年时代,是人的思想最活跃的阶段,是个性彰显的阶段,也是生命最激昂豪迈的阶段。
宛如河的上游,汇溪成河,带着可贯日月的勇猛,带着可热山河的激情,不惧地势险要,澎湃汹涌,一往无前。
钱钟书说:“一个人二十岁不狂没有出息。”
和少年时代的柔、纯相比,青年的内心不再是随波逐流,不再需要清澈如许,“水至清则无鱼”,他们的内心有了希望、奢望、*。
他们,在创造,也在毁灭。
他们,在不断摸索中,奠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他们,肆意长啸、狂驾时光,迎烈风、斩阔浪,梦能做到多少,他们的心就有多高。
激流勇进不可挡,才是青年该有的模样。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宋·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人之中年,当如湖水,风平浪静,水光潋滟。
水到中游,地势开阔,广蓄支流,汇成湖泊。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这一时刻,该收敛起年少时的轻狂和迷茫,该认清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角色,该如湖水一样,波澜不惊,稳字第一。
余秋雨说:“中年是对青年的延伸,又是对青年的告别。这种告别不仅仅是一系列观念的变异,而是一个终于自立的成熟者对于能够随心所欲处置各种问题的自信。”
人到中年,最好的状态,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你的阅历里,可“载一船秋色”,也可“平铺十里湖光”。
你应该不再为世俗所惑,深水静流,蔚蓝宁静,波澜不惊。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你有自己的是非观,不再见风是雨,不再随波逐流,你应该有辩证的、平衡的心态,去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所有事。
中年的你,当学学湖水的稳,“稳”字当头,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