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晨夕
《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出版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不到两年就出了三版,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
《围城》的故事背景设在了动荡的战争年代,那是新思想与旧思想激烈碰撞的年代,人们一面愿从封建思想里走出来,一面又希望儿女可以留洋,接受新式教育后可以光耀门楣。
《围城》里的所有人物,都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某一个群体,他们人生的跌宕起伏,也真切地反映出了战争年代普罗大众的生存状态,有一种真实存在的现场感。
书里那些精言妙语是小说的最大成功之处,读过《围城》的人知道,这本小说要慢慢读、细细品,如果一目十行是绝对无法领略故事的精髓的,钱钟书本身就是渊博的大学者,他用精彩生动的描写,赋予了书中人物独特的性格和灵魂。
这部小说,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寓意,钱钟书将一些文化批判巧妙地运用于小说中,幽默风趣的背后是对现实的深深讽刺,彰显了其精湛的艺术造诣,如细细品味,你会在《围城》里体会到三个深刻的人生哲理。
一、 性格懦弱的人,很难拥有幸福的人生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自身性格的特点往往决定了他的人生结局是喜剧还是悲剧,性格坚韧的人,懂得和命运抗争,他们拼尽所有也要争取人生的主动权。
反之,性格软弱的人,在面对命运的打击时,往往会选择“顺从”和“逃避”,在强权和生活的磨难面前,他们低眉顺眼,不敢反抗,这样的人终其一生都很难得到幸福。
方鸿渐是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而造成他人生悲剧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直到故事的结尾,方鸿渐都一事无成,这和他懦弱无能的性格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赵辛楣说方鸿渐“不讨厌,但全无用处”,这话虽然犀利但一点也不假,留学归来后,方鸿渐靠着岳父过着资产阶级阔少爷的懒撒生活,可世事难料,他一不小得得罪了岳父岳母,丢了工作。
在失业的那段日子,方鸿渐痛苦、迷茫更多的是恐慌,可性格懦弱的他却从没想过在上海滩找份工作,最后还是依靠赵辛眉才找到了出路,南下去“三闾大学”教学。
在三闾大学,方鸿渐的懦弱无能更是表露无疑,在和同事的周旋中,他无力招架,若是没有赵辛楣的关照,方鸿渐是无法在这种充满尔虞我诈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
鸿渐的懦弱无能在感情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围城》里,方鸿渐还算是较受女性欢迎的人物,除了在留学归来的船上和鲍小姐的小插曲,方鸿渐还和三位女性有着扯不清的关联。
在和苏文纨的爱恨纠缠里,方鸿渐完全是被动的,面对苏文纨的各种暗示,他明知自己不爱苏文纨,却怕得罪苏文纨而不敢将事情挑明。
在所有和鸿渐交往的女性里,只有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是个例外,方鸿渐对她付出的感情最都多也最真心,但因为苏文纨从中挑拨离间,他和唐晓芙也分道扬镳了,在面对唐晓芙的质问时,方鸿渐选择默认,主要也是因为他性格保守懦弱,没有孤注一掷、破釜沉舟的气场。
在后来的婚姻中,方鸿渐同样处于弱势,他无力经营好和孙柔嘉的婚姻,更是被媳妇的娘家人瞧不起,面对媳妇和家人之间的矛盾,他也从未采取过积极的态度,经常受夹板气,在父母眼中,他是个没出息的孩子,在妻子眼中,他是个没有能力承担起家里开销的“无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