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窟至第13窟全景
第9~13窟是云冈石窟中期洞窟(471~494年)。因清代重施彩绘,故又称“五华洞”。窟群构思奇巧,内容丰富,雕饰艳丽。(照片选自1939年日本常盘大定、关野贞合著《支那文化史迹·云冈石窟(第一卷)》)
第10窟前室门拱
前室门楣上部雕有须弥山,二龙缠绕,山峦起伏,山中雕有鹿、鸟、狼等动物及树木。山腰雕有护法神鸠摩罗天与阿修罗。下部雕有化生童子手持华绳、缠枝忍冬纹和莲花门簪。画面生动活泼,极富生活气息。下部后世重塑壁画及门拱内侧金刚像清晰可见。(选自1921年日本山本明著《云冈石窟》)
第11窟西壁上层
西壁上层仿木屋檐龛下雕七立佛,佛像面相丰圆,波状发髻,著褒衣博带式服装,下摆翻飞,清新典雅,潇洒飘逸,是太和改制后出现的新风尚。(照片选自1923年出版的《云冈佛像记》)
第12窟前室顶部及西壁
第12窟俗称“音乐窟”,是研究北魏音乐史的珍贵素材。窟顶部雕有各种伎乐天组合。西壁上、下层均雕有佛传故事。中层雕一座三间庑殿顶式佛龛,内雕交脚弥勒菩萨及两胁侍佛。整个洞窟布局整齐,雕饰精美。(选自1938~1944年间日本水野清一、长广敏雄合著《云冈石窟——公元五世纪中国北部佛教石窟寺院的考古学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