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窟外景
云冈晚期洞窟(494—524年),因渗水严重,前立壁坍塌。窟内仅存一根千佛柱,满雕坐佛。窟内建有民居,可见人为破坏严重。1994年,洞窟进行了全面修整。(选自1921年日本山本明著《云冈石窟》)
文中这些老照片系国内、外诸多学者对云冈石窟倾以心血留下的珍罕资料。1907年法国著名研究东方的学者沙畹(E·Chavannes),收集云冈石佛寺及龙门石佛寺等的建筑与雕刻的照片和图录,1909~1915 年著成《北支那考古学使命记》。图版卷中有78幅是关于云冈石窟的,云冈石窟成为国内外学者及美术家的一大巡礼地;1915年日本学者大村西崖出版《支那美术史·雕塑篇》,系日本近现代学者研讨中国古代雕塑的开山名著,照片拍摄于清末民初,其中关于云冈石窟的影像资料,系日本同类出版物中发行时间最早者,极为宝贵;1921年日本山本写真馆出版《云冈石窟》无疑殊俱文物收藏价值,另外1933年《震旦旧迹图汇·第一篇·云冈石窟》,均即山本明数度赴云冈实地所摄照片。山本明系二战前旅华日本摄影师中的佼佼者,技术出众,目光独到,热衷于我国名胜古迹影像的摄制工作,历年来积累了大量贵重图像资料,遴选出得意之作结集成册飨诸同好的影集;1925年瑞典学者奥斯伍尔德·喜龙仁(Osyald·Siren)著《5~14世纪中国雕塑》(四卷本)在伦敦出版。喜龙仁是西方系统性研讨中国雕塑史的开山大师,该书是关于中国雕塑较全面的一部著作,图版中的实物遗迹,许多都是精品,且多有纪年,其中共有云冈图版66幅,有些业已流落海外抑或残毁,这更加体现出本书的重要价值;1925年中井氏解说、外村氏摄影《大同石佛大观》,系云冈石窟早期出版物中最为稀见的范本。外村氏是20世纪上半叶以石窟造像摄影闻名于世的日本摄影家,图片质量达到了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完美统一;1933年中国学者梁思成等营造学社同人在云冈考察得以亲目抚摩云冈这些珍罕的雕刻遗证后,合著《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精印云冈相关图片34幅,便是国人亲赴实地拍摄的佳作,颇为值得关注;1939年日本常盘大定、关野贞合著《支那文化史迹·云冈石窟》(第一卷),全书图片收罗宏富,摄印精良,保存完好,弥足珍贵;1938~1944年间水野清一、长广敏雄率领的日本京都大学调查队,对云冈石窟进行了实地调查考古测绘,于1951~1956年陆续出版《云冈石窟——公元五世纪中国北部佛教石窟寺院的考古学调查报告》(16卷),这部巨著代表了云冈研究迄今最高的水平。作为摄影师的羽馆易,堪与山本明与外村氏并列为早期云冈石窟摄影的三大家,就云冈的图片数量达到历史空前,其摄影质量的完美水准,无疑殊臻。这些有价值的珍贵云冈老照片颇多,但因篇幅所限,只好暂付阙如了。
第16窟附洞
窟中整齐的排列着九个佛龛,龛楣各不相同,富于变化。造像以坐佛和交脚菩萨为主,雕刻精美。其中三尊造像已被盗。老照片中仍可见其完美的造型,尤为珍贵。(照片选自1909~1915 年法国沙畹著《北支那考古学使命记》)
第16窟附洞被盗交脚菩萨像
菩萨头戴宝冠,颈饰项圈,上著披帛,下著长裙,体态匀称丰满。此尊造像现存于法国巴黎赛努奇博物馆。(照片选自1925年瑞典奥斯伍尔德·喜龙仁著《五至十四世纪中国雕塑》)
第16窟附洞被盗交脚菩萨像
菩萨头戴高冠,面相方圆,眉眼细长,嘴角上翘含微笑,神情自若;衣纹简洁流畅,体形匀称。此尊造像现存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照片选自1925年瑞典奥斯伍尔德·喜龙仁著《五至十四世纪中国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