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内容简介,傅雷家书1-13章每一章的概括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31 09:50:05

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最早出版于1981年,《傅雷家书》的出版是当时轰动性的文化事件,三十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它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傅雷夫妇“文革”中不堪凌辱,双双自尽。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傅雷夫妇非常细心,儿子的信都妥善收藏,重点内容则分类抄录成册。

傅敏初次编撰整理《傅雷家书》时,傅雷的信保留在远在海外的傅聪手中,而傅聪的信已在文革中失踪,因此1981年最初版的《傅雷家书》是没有傅聪的回信的。后来傅聪的信被发现,但因为傅聪本人不同意发表,出版社也只好作罢。2003年,辽宁教育出版社最早将傅聪的回信6通收入《傅雷家书》作为前言出版,之后出版的《傅雷家书》基本保留了这种做法。

傅雷家书内容简介,傅雷家书1-13章每一章的概括(1)

傅雷

傅雷(1908年-1966年),字怒安,号怒庵,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中国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 傅雷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傅雷在“文化大革命”之初,受到巨大迫害。1966年9月3日凌晨,愤而离世,夫人朱梅馥亦自缢身亡。他的全部译作,经家属编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傅雷译文集》,从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现已出齐。

家庭成员

1932年,傅雷与家乡的未婚妻朱梅馥举行了婚礼,组成了家庭。朱梅馥是个东方型而受过新教育的女性,她体贴、文静、好客,几乎集结了中国女性标准的美德。他们两人性格上阴阳互补、刚柔相济,结合成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二人育有二子:长子傅聪、次子傅敏。

傅雷家书内容简介,傅雷家书1-13章每一章的概括(2)

《傅雷家书》收信人:傅聪

傅聪(1934年-2020年12月28日),生于上海,8岁半开始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1959年起为了艺术背井离乡,轰动一时,此后浪迹五大洲,只身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获得“钢琴诗人”之美名。2020年12月28日,傅聪因新冠肺炎在英国逝世,享年86岁。一出生就被寄予厚望的傅聪,8岁就开始学习弹钢琴,小小年纪就有所成就后,傅聪在20岁那年选择出国留学。傅聪在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中荣获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傅聪,就这时被业内外热爱钢琴的朋友冠以“钢琴诗人”的美称。尤其是在迎娶犹太女孩弥拉后,傅聪在岳父的帮助下蜚声国际,其岳父为著名的小提琴大师耶胡迪梅纽因。

傅雷家书内容简介,傅雷家书1-13章每一章的概括(3)

家庭成员

傅聪一共有3个妻子。第一任:梅纽因的女儿弥拉,两人还生下一个儿子傅凌霄,不过婚姻却没能坚持很久,但两人的性格差异太大,弥拉性情直接也急躁,是典型西方人直来直去的性格。但傅聪却是性格内敛,不善言辞,因此也造成两人在生活各方面的矛盾和分歧。第二任:南朝鲜驻摩洛哥大使的女儿,这段婚姻存留时间更短,只有仅仅三个月,这是一段草率的婚姻,像一阵烟火闪过就转瞬即逝了。第三任:港岛钢琴家卓一龙,比傅聪小6岁,卓一龙出生于上海,成长于福建,后去英国上学,毕业于皇家音乐院。

傅雷家书内容简介,傅雷家书1-13章每一章的概括(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