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2年为什么少了几天,1582年为什么少了10天揭秘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02 00:54:36

部分进行过历法改革的国家及其让日期“消失”的区间和天数 | 数据来源:维基百科

是什么样的契机促使一个又一个国家进行了历法改革?为什么进行历法改革的结果是让部分日期“消失”?“消失”的天数又是由什么决定的?

求知欲旺盛的小编决定好好扒一扒历法这件神奇的事情。

Part 2

历法知多少

历法简单来说就是用年、月、日等时间单位计算时间的方法,主要分为阳历、阴历和阴阳历三种。

阳历亦称太阳历,以每一个太阳日定义一个日期,其历年为一个回归年。当今被国际社会广泛使用的格里历(又名公历)就是阳历的一种。

阴历亦称月亮历或太阴历,以月相的变化来计算日期,其历月是一个朔望月,历年为12个朔望月,其大月30天,小月29天。

阴阳历的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历月为朔望月,因为12个朔望月与回归年相差太大,所以阴阳历中会设置闰月。

所以按照这样的说法,中国的农历应属于阴阳历,而非阴历。

1582年为什么少了几天,1582年为什么少了10天揭秘(5)

古今中外各种历法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就只展开说说涉及让1582.10.5-10.14“消失”的两个历法——儒略历和格里历。

Part 3

儒略历

儒略历是由希腊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索西琴尼计算,罗马共和国独裁官儒略·凯撒颁布的历法,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正式实施。

该历法将1年分为12个月,其中1、3、5、7、9、11月为大月(31天),4、6、8、10、12月为小月(30天),唯独2月只有29天,共计365天。

同时该历法还规定每四年设置一个闰年,每逢闰年需要在2月增加一天变为30天,所以闰年共计366天。

1582年为什么少了几天,1582年为什么少了10天揭秘(6)

儒略历 | 图源:52lishi

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公元前27年,儒略·凯撒的继承人奥古斯都(Augustus)对儒略历进行了一些改动。

他从2月拿走了一天分给了8月(本就不富有的2月变得愈发贫穷),并把9、11月改成小月,10、12月改成大月。

这样2月就只剩下28天(闰年29天),8、10、12月每月31天,9、11月每月30天。

相传其这么改目的只是希望自己出生的月份(8月)是个大月……

不管怎样,在儒略历这样的规定下,我们可以算出其平均历年长度为(365×3 366)/ 4 = 365.25日,对比天文学家测量计算出的平均回归年365.242199074日,大约一年误差0.0078日,即11分14秒。

这个误差看上去并不大,但如果日积月累,量变就会引发质变,如果经过128年,误差就会累计到1天。

这样下去可不行,因为那时西方教会要根据春分(每年3月21日前后)来确定复活节,像这样每128年就多差1天的话,后面的复活节日期只会越来越早,这是不严肃的。

1582年为什么少了几天,1582年为什么少了10天揭秘(7)

其实早期天文观测手段还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个误差会越来越大的问题,直到16世纪天文学家才发现,儒略历给出的日期与真实日期已有了10天的误差。

1582年,时任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决定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在综合讨论多个方案后,决定采用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阿洛伊修斯·里利乌斯制定的历法,并将该历法命名为格里历。

Part 4

格里历

格里历延续了儒略历大小月交替以及四年设一闰年的规则,同时又新增了一条规定:世纪年(年份为整百数)必须要被400整除才设为闰年,否则设为平年。

1582年为什么少了几天,1582年为什么少了10天揭秘(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