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每过400年,
当前日期会比实际日期慢3天,
到了16世纪(儒略历施行于公元前45年),
误差已经整整10天,
各种节日、日期变得十分混乱,
节气(如春分,夏至)也明显感觉提前了。
这时候,教皇出马了,
格列高丽十三世与众多天文学家商议后,
于1582年推出了以儒略历为基础,
稍作修改而成的新历,
即公历:
快进10天,
把次日的1582年10月5日改成15日,
修改了闰年的规则:
被4整除的年份是闰年这一规则保留,
新增一条:
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的,
不是闰年。
例如,2100年表面上看是闰年,
其实,它是平年。
这样一改,
每400年就比原来少了3个闰年,
变成97个闰年,303个平年,
平均每年365.2425天,
与现代测量的365.2242日十分接近,
这样的精度,
3333年才会出现1天的误差。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个规则被继续完善,
完善到几乎可以没有误差,
例如400的倍数是闰年,
但3200的倍数不是闰年;
3200的倍数不是闰年,
但3200和172800的公倍数是闰年;
128的倍数不是闰年...等等等等,
不再赘述(扯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