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女哪里最多,女拳哪里最多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02 20:36:31

要说世界上哪里“鬼怪”最多、最厉害,或可从各国的鬼片来管窥一番。中国的聊斋画皮、倩女幽魂等充满东方的奇魅魅力,西方的各路吸血鬼也纷纷“争奇斗艳”。不过真要推出一个冠军来,恐怕还是日本的鬼片更胜一筹。《咒怨》《午夜凶铃》等风靡一时的经典,曾让多少人冷汗涔涔,午夜惊魂。而日本鬼片中最长盛不衰的题材一百鬼夜行,更是风靡亚洲,妇孺皆知。奇幻作家梦枕貘的小说《阴阳师》,漫画家今市子的《百鬼夜行抄》,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千与千寻》《百变狸猫》等等一系列影片,都能窥见百鬼夜行的身影。

不过日本的鬼怪虽多,原产的却不多。这浩浩荡荡游行的百鬼中,有不少是中国东渡而来。只是“橘生淮北则为枳”,中国鬼怪一出了国,这中国人自己都目瞪口呆。

器物妖怪的游行抗议

起初,百鬼夜行是个口耳相传的传说,最初记载已不可考。只知.;约是在平安时代(794-1192年),仿长安而建的平安京(今京都)内不仅生活着人类,而且是个怨灵出没鬼怪横行的世界。那妖魔鬼怪不在深山老林中修炼,也不在地府冥界中幽居,竟是和人类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居住在同一城市中。一旦黑暗来临,蛰伏于各个角落的鬼怪,就在京都大道上成群结队地游行起来。它们毫不掩藏,恣意狂欢。这时候,如果哪个人无意中瞥到一眼,就会因受到诅咒无疾而终。所以当时外出夜游的人们,都小心翼翼地将一本《尊胜陀罗尼》缝入衣襟内,希望借助佛祖的保佑来驱邪避祸。

这兴风作乱的百鬼,原本只是传说中面目模糊的鬼怪。到了室町时代(1336年-1573年)一位幕府的御用画师士佐光信将这一切画了下来。他的《百鬼夜行绘卷》不仅是妖怪画的开山鼻祖,而且其中的鬼怪非常独特。如果仔细辨认,会发现这些正在游行的百鬼,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器物,比如木鱼、琵琶、瓷碗、茶锅、茶锅、伞等等,纷纷长出耳眼口鼻,成为半器物半妖的妖怪。

骨女哪里最多,女拳哪里最多(1)

江户时代浮世绘画家月冈芳年的画作,一只成了精的老木柜

成了精的器物,在日本的妖怪文化里叫做“付丧神”。日本有这样的说法,一件物品被主人使用99次以上就会成精,一旦遭到损坏或者被丢弃,就会因心生怨念而变成付丧神,给人间带来危害。土佐光信的笔下,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器物妖怪集合在一起示威游行,颇有点现代维权人士的风范。

不过日本的器物能成精,是向中国学习的。中国东汉时期,大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到“魅,老精物也。”物老成精,由此又引申出“老魅”、“物魅”、“精魅”等等概念。“魅”,可谓是日本“付丧神”的文化灵感和来源。

不过中国妖精多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像日本这样大规模的器物妖怪群体,实属罕见。有学者认为,这是日本文化中的“惜物”观念所致。在闭关锁国以前,因为海外贸易兴盛,源源不断的手工艺品运入物资贫乏的岛国,于是人们的生活日渐优裕,变得不太爱惜手头的物品。而老一辈的人仍保存着强烈的惜物观念,于是认为那些不被重视和爱惜的物品会化为妖孽,来世间游行作祟。

当然,日本的百鬼是个庞大的鬼家族。器物妖怪只是其中一类,而且不是和中国渊源最深厚的一类。

中国出口的小妖和女鬼

江户时代(1603-1867年),一位名叫鸟山石燕的画师倾一生之力,画了207只妖怪。这些妖怪散落在四册画卷中,仍是以“百鬼夜行”为主题串联起来的。207只妖怪,确立了今天日本妖怪的原型,可谓是百鬼的一次集体“定妆照”。

两百多名鬼怪中,不仅有器物妖怪,还有山海之怪、动植物之怪、人怪等等,类别十分丰富。它们早已活跃在日本的民间传说、图书甚至戏剧中,而鸟山则把它们画下来,并加入了自己天才般的想象。如果细细研究这些鬼怪,会发现其中有不少与中国的妖怪惊人相似。比如日本四大妖怪中鼎鼎大名的“河童”。

骨女哪里最多,女拳哪里最多(2)

昨图是明代画家蒋应镐画的《山海经》中的河伯是水神。右图是鸟山石燕画的河童,是妖怪

“河童”是个可爱的小妖怪,皮肤上长着鳞甲,手和脚上长有类似青蛙的蹼背上背有乌龟壳,身材不高,身高看上去像是四、五岁左右的小孩子,而实际上则是一只水陆两栖的妖怪。原本,河童生活在神秘魔幻的海底龙宫中,可以说是日本的水神。后来,随着原始信仰的衰落,人们渐渐忘记了它的神性,把它归人到妖魔的行列中。

变成妖魔的河童从龙宫“搬到”湖泊河川,性情也变得调皮顽劣起来。传说中,擅长相扑的河童,能够将一匹马活生生拖入水中,令出没于湖泊山川的人畜都有丧命危险。所以日本有句俗语叫“河童灭顶”,形容灭顶之灾。

小妖怪在中国的祖先,叫做河伯。始出于《山海经》中的河伯是黄河之神。不过这个神仙的名声后来并不太好,《史记》中记录的“河伯娶妻”故事,就狠狠地讽刺了这位淫神。传说中,河伯还因为调戏洛神,被后羿射瞎了一只眼睛。如此名声不佳的神仙,难怪会在日本变成妖怪。

不过河伯与河童虽相似,年纪总是大了许多。而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则记载了一种小怪物一“如三四岁小儿,鳞甲如鲮鲤....一七八月中,好在上白曝。膝头似虎,掌爪常没水中,出膝头。小儿不知,欲取戏弄,便*人”,无论年龄、外貌、性情,都与日本的河童极其相似。

从中国进口的鬼怪中,女鬼女妖更是一大群体,比如传说中的飞头蛮。这种妖怪在日本一般叫做辘轳首,也就是脖子能够像辘轳一样伸缩自如的人,一般为女子。青天白日之下,他们与普通人没什么两样。而一旦夜幕降临,不安分的脖子便开始不断伸长,有些人的脖子与身体干脆分开,在夜幕中开始了“自由的翱翔”。飞翔的头颅是一个超能的武器,在夜间能够袭击人类,并吸取凡人的鲜血,像西方的吸血鬼一样。不过这种妖怪并不太难对付,在它身首分离的时候,你只要把它的身体藏起来,就可以置它于死地了。

在日本的江户时代,飞头妖怪被记录在许多异闻录中,如《武野俗谈》《闲田耕笔》《北窗琐淡》《甲子夜话》等等,都活跃着它们的身影。

恐怖又有些滑稽的飞头妖怪,最初在中国被叫做落头氏。

中国晋代干宝的《搜神记》中,有关于落头氏三的最早记载:三国时吴国大将朱桓有位婢女,每晚睡着后,头便会离开身体,从天窗等位置飞出去,快到天亮时才飞回来。一天晚上,婢女的头又飞出去。同屋女伴起夜,发现棉被滑落,忙将它拉起来盖住身体。待到天蒙蒙亮,婢女的头颅飞回来,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被棉被盖住的身体,终因力竭而掉在地上。这时朱桓走进屋内,目睹到这诡异吓人的一幕。

头颅拼命向主人使眼色,又不时望向棉被,朱植这才醒悟过来,忙走过去将棉被拉开。婢女的头立即飞过去,与身体合在一起,恢复到旧时模样。朱桓虽救了落头氏一命,心中却说不出的害怕和不安,便找了个理由把她打发出去了。

这位落头氏,其实是很可怜的。综合(搜神记》《南方异物志》等古籍记载,中国的落头氏并不是什么害人的妖怪,只是一个奇异的部族而已。这种部族一般生活在南方,夜间身首分离,以耳朵为翅膀,以由为食,到了早上头颅又回到身体上。而一且中途遇到什么变故,头颅回不到身体上,就会死去。这样看来,中国的落头氏不但没有害人的本领,反倒是脆弱而悲哀的。

骨女哪里最多,女拳哪里最多(3)

江户时代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笔下的女妖,这种造型明显受中国飞头蛮的影响

除了飞头妖怪,日本的一系列女妖女鬼中,还有不少“山寨货”。比如骨女。

顾名思义,骨女就是一副骷髅模样的女妖,平时以人皮掩饰真面目。人皮很美,引得风流好色的男子趋之若鹜,而在周围的人看来,见到的却是一-堆白骨和活人依偎在一起,场景相当恐怖。骨女的*气和怨念很重,但一般只对那些薄幸不良的男性进行报复。男子一旦被其缠上,就是咎由自取。

这样的“骨感美女”,会让中国人想起什么呢?没错,就是《聊斋志异》中赫赫有名的画皮女鬼了。

中国妖怪大量“出口”日本的时期,是在中国的唐朝,即日本的奈良和平安时代。当时大量遣唐使渡海而来,虚心学习中国文化。扶桑国也亦步亦趋的模仿起大唐的律例、政治制度、都城建设,甚至连妖魔鬼怪也开始“山寨”起中国来。中国的各路妖怪,便是随着《山海经》《搜神记》《准南子》等经典之作东渡,逐渐深入日本民间的。可以说,中国对于日本妖怪文化的真正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鬼与幽灵的前世今生

讲了一圈,可能有人早已发现一个问题一一百鬼夜行中的鬼大多不是鬼,而是妖怪。这与中国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鬼一般指人死后的灵魂,而万物修炼成的精灵,则用妖精、妖怪等词来形容。

日本的百鬼中,也有专门叫做“鬼”的。从鸟山石燕等人的妖怪画中可看到,这种鬼一般头上长角,头发卷曲,口中长有两颗大牙,生有尖爪,上身赤裸,腰间披一块虎皮裙,手执一条狼牙金棒。

中国鬼是死后亡灵,样子一般是死者生前模样加上死时惨状,所以每个鬼长得都不一样。而日本鬼则有固定形象。也就是说,这种鬼仍是妖怪中的一种,与中国人心目中的鬼仍有区别。

不过此妖既然叫做“鬼”,与中国的鬼还是颇有渊源的。日本学者马场明子在《鬼的研究》中提到,日本鬼的形象,与鬼门的方位有关。在中国的《山海经》中,东北方向(丑寅之间)为众鬼出没之所,即鬼门。丑和寅分别对应着牛与虎,因此日本鬼头上生牛角,嘴中长虎牙的形象,可谓是引经据典而来。

那么在日本,到底有没有中国人心目中的鬼呢?

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更多时候,日本人用“幽灵”来称呼它们。曾留学日本、娶了日本媳妇的民”。国大学者周作人道:“日本的所谓鬼,与中国所说的很有些不同,仿佛他们的鬼大抵是妖怪,人死为鬼则称为幽灵,古时候还相信人如活着,灵魂也可以出现,去找有怨恨的,有时本人还不觉得,这就叫做生灵,与死灵相对。”

不过同是人的灵魂,中日之间的灵魂也有差别。在日本,人不仅能活着灵魂出窍,而且死后的幽灵很有机会变成神。日本民俗学创立者柳田国男曾道,一个家族的氏神就是这个家族的祖先们的灵魂的融合体。具体来说,人死后的灵魂经过子孙30年的供养,就会洗去污秽,变得洁净,最终融人到氏神当中去,由鬼变成了神。与中国不一样,这些祖先神不是住在阴曹地府,而是居住在离子孙不远的山顶上,每隔一段时间就到家中探望后代,守护着家人。

但是一旦灵魂死于非命,得不到子孙供养,就会变成“荒灵”。而死时如果留下很深的怨恨,就会化作更加恐怖的怨灵,作祟人间。这一点倒是与中国相似。

不过,日本人似乎十分敬畏甚至是崇拜“怨人恨”的力量,器物因怨恨而成为付丧神;活人因怨恨而灵魂出窍,“生灵”也能害人;而死人因怨恨而成为怨灵后,更是神通广大。在日本,‘多神”与“怨灵”,是信仰版图里的两大关键词。甚至有学者认为,日本的历史就是怨灵的历史,日本的宗教就是怨灵信仰的宗教。

骨女哪里最多,女拳哪里最多(4)

江户时代的恐怖刺激游戏“百物语”,说一个鬼故事吹一根蜡烛,百烛之后真鬼出现

即使如此,怨灵也不是没有成神的机会。方法就是举行御灵会进行慰镇。怨灵得到祭祀,就有可能升格为有神力的御灵,拥有保佑民众的能力。比如日本平安时代的大学问家菅原道真,因卷入政治斗争含冤而死,化为怨灵,其政敌藤原氏父子、皇太子、皇孙等一一遭到报复而死。然后他又化作暴雷,在天皇办公的地方,劈死多名仇家。这样离奇诡谲的事,竟堂而皇之的记录在《日本纪略》《扶桑略记》等日本史书中。

后来道真作祟的流言越传越盛,惊慌失措的朝廷不得不给道真赦罪,并追赐他为正一品左大臣,又把他的儿子召回京内。而民间则盖起天满官,把道真尊为雷神,又因他生前在诗歌、学问上的成就,渐渐尊奉他为学问之神。

看来日本的幽灵,比中国的鬼更加阴魂不散,神通广大。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