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怎么画,国画水波纹波浪的画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27 19:53:16

2018年8月6日,是2022年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诞生的日子。扇面造型反映了江南的人文意蕴;赛道代表了体育竞技;互联网符号契合杭州的城市特色,太阳图形是亚奥理事会的符号象征。整个会徽体现出宏观之美,传达了国之大愿。

但是,怎样让“高大上”的会徽,走入杭州的大街小巷,融进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为百姓口中的“家长里短”?参与本次会徽备选方案创作的,浙江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陈炜,每天都有随手画一幅手绘,放在朋友圈,和大家分享的习惯。在这样美妙的互动下,陈炜将会徽融入每天的手绘中,让“高大”会徽和“灵巧”的小画相遇,讲述发生在杭州,这座毓秀之城的不同故事。

潮涌怎么画,国画水波纹波浪的画法(1)

艺术与体育的浪漫“邂逅”

“杭州的陈先生是第70位亚运火炬接力手!”这是陈炜用画为自己假设的情景,当他跑过盛世亚洲雕塑,两旁的群众都为他欢呼雀跃。

作为土生土长的杭州人,陈炜见证了杭州几十年的发展变化。他觉得,亚运会的召开,对杭州来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能为亚运会做点什么?这个问题在“老杭帮”陈炜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陈炜开玩笑地说,自己的体育不是很好,只能用画画来慰藉自己的运动梦。当他第一次将亚运会徽和手绘结合的时候,非常谨慎地从亚运会的本身出发,表现亚运健儿到竞技场点燃圣火,传递奥运精神的画面。他将手绘发在朋友圈,大家觉得很有创意,也很认同,于是他觉得心中的种子发了芽,这件事可以一直做下去。

运动员用身体,表达着自己的经历;用相互之间的竞争,表达激烈的情绪和蓬勃的生命状态。而被陈炜称其为“歇斯底里”的创作是与赛场上的“呐喊”可以产生共鸣的。体育追求自由、民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艺术表达这种期望与憧憬。每天清晨,陈炜用自己的手绘,在朋友圈问一声早安,传递着体育与艺术“相遇”的美好。

潮涌怎么画,国画水波纹波浪的画法(2)

“老杭帮”脑海里的故乡记忆

“杭州是一个有‘腔调’的地方!”说起家乡,陈炜挺直了腰板。他拿出自己的第二幅手绘,津津有味地讲起一段,他记忆深处的“杭州模样”:“民国风走起,一个男士,他的右手拿着扇子和烟斗,左手把玩着‘老珠’,深吸了一口烟,感觉精神特别爽,看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

传统不只是屹立在西湖之畔的雷峰塔,也不是历经百年精雕细琢的江南园林,更多是渗透进这个城市的日月经天,人来人往的生活方式里。他希望,传统的东西可以和当下人的生活结合,发生各种奇妙的可能性。

从小就喜欢看越剧的陈炜,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融入进自己的“亚运”小画中,向所有人讲述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陈炜还有一个很大的“野心”,来到杭州的亚运健儿们,能够通过他的画,了解一下杭州的故事,这是他目前最美好的愿望。

“亚运梦”里的诗意生活

陈炜平时听到身旁的人都在谈论亚运会,他突然发现,在街头巷尾里,亚运会可以变得很“随意”,很“生活”。陈炜感受到,体育和生活本就密不可分,只不过我们在运动的时候,总觉得用于锻炼的时间是从生活中割裂出来的,他很想改变这样的想法:“很多时候,这是心理上的障碍,其实,一整天的时间,不管你怎么安排,都是自己的生活”。“希望有一天,有人看到我的画,会心一笑之后,第二天就去跑步。”这样的化学反应,是陈炜所期望的美好“实验”。

亚运会会徽,在陈炜看来并不受空间的限制,它可以变得很巨大,让人在其中游走;也可以变得很渺小,让人在手中把玩。这是生活中不同的心境,对会徽不一样的理解。在会徽中体现的传统亦或者体育,都是与生活“心照不宣”的不同整合。

陈炜很享受会徽对自己手绘的改变,他对自己的创作也没有界限。画纸上的每一笔,都是从广阔无垠的生活中,寻找的灵感。这样的寻找没有方向和目的,只有随遇而安的诗意浪漫。“我也不知道自己会将带有会徽的手绘,画到什么时候。”陈炜感慨,生活本就是没有规定旅程,只能带着好奇,走走看看,说不定,一场惊喜就在前方。

(通讯员 王潇雨)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